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英娘”纵论敦煌舞创新发展:让壁画上的“命运共同体”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09-22 13:38:21  浏览量:1

“舞蹈并非孤立的艺术,而是一种命运共同体。”9月21日,在“敦煌舞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上,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一级演员、2016版《丝路花雨》英娘扮演者胡玉婷的这句话,引发与会者共鸣。当天接受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语气温和,却字字有力,谈到对敦煌文化传承及敦煌舞传播的思考,字里行间充满赤诚与敬意。

▲“敦煌舞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现场

“敦煌舞真正动人的,不只是曼妙的‘形’,更是文化的‘魂’,是跨越千年依然温润如月光的慈悲与善意。”多次赴敦煌采风的经历,让胡玉婷与这片土地结缘。她形容敦煌不像太阳般炙热,却如月光般温润地照进人心。

“当你用手电筒仔细打量壁画,看到的不仅是艺术,更是一代代画匠注入的心血与生命。”胡玉婷说,正是在这种与古人“心语对话”的过程中,她逐渐读懂敦煌舞的“神韵”——不是简单模仿姿势,而是揣摩舞伎眼中的故事、肢体里的情感。她坚信,真正的对话是心与心的对话,是千年前画师动笔时的心境与舞者今时内心的映照在这一刻交织融合。

▲胡玉婷在论坛上分享有关敦煌舞的思考和感悟

为了让敦煌舞真正“活”在当下,胡玉婷及其团队做了大量创新实践: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将舞蹈动作融入“数字敦煌”互动体验,让全球观众通过手机“跟着英娘学跳舞”;跨界国潮服饰,让“飞天飘带”飘进年轻人的日常;甚至将基础动作编成课间操,让孩子们在跳跃间感受传统文化。她说,这不是背离传统,而是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让敦煌文化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养分。

在国际传播层面,胡玉婷指出,敦煌自古就是文明交融的“文化驿站”,敦煌舞自诞生就带有开放融合的基因。“舞蹈不需要翻译,却能直抵人心”——正是这种跨越语言的情感共鸣,让《丝路花雨》巡演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能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她强调,敦煌舞传播不能只停留在形态和服饰表面,更要传递其背后的精神筋骨:中国人温润包容的品格,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与善的执着追求。

▲胡玉婷接受记者采访

从莫高窟壁画到现代化世界舞台,敦煌舞正以独特的“和而不同”之美,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正如胡玉婷所言:“我们在舞台上起舞,不只是演绎某一瞬间的美,更是以舞蹈为桥,与千年前的画匠对话,与当下的观众共鸣,与未来的传承者携手。”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也是一次从“以文化人”到“以艺通心”的深刻实践——它让敦煌舞不仅成为中国的艺术名片,更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窗。

当天的论坛上,60余名舞者与学者共话敦煌舞的传承与传播,让这门从壁画中“活”过来的艺术,展现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深厚力量。

文·图丨 奔流新闻记者张秀芸 师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