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 “无声”姐妹花:用舞蹈“唱”出生命之歌
发布时间:2025-09-22 18:23:45 浏览量:1
清晨,同心县丁塘镇杨塘村的一处小院里,杨超花和杨超梅姐妹俩正对着镜子练舞。她们听不见声音,却把舞蹈当成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母亲马合车在灶台边熬粥,父亲杨海刚做完透析,脸色略显苍白,仍拿着手机专注地记录女儿们练舞的片段。一家人的日常,洋溢着朴实而温暖的烟火气。
相关部门慰问杨超花和杨超梅姐妹俩。
直到她们进入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之后,第一次接触到舞蹈,那份茫然才逐渐被光芒取代。“那天放学回来,两个孩子拉着我的手不停的比划动作,眼睛亮得像星星。”母亲马合车回忆。姐妹俩还把电视调到舞蹈节目,指着屏幕,再指自己,反复用手势表达“喜欢”。这份突然迸发的热爱,被父亲杨海默默记在心里。
那时,这个家庭正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杨海被确诊为尿毒症,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不仅让他的身体日益虚弱,也掏空了家中积蓄。马合车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农活,傍晚回来还要喂牛、洗衣、做饭,常常忙到深夜。即便如此,杨海从未想过让女儿的热爱落空。每次透析结束,即便累得无力抬手,他仍坚持坐在院子里,用手机记录姐妹俩练舞。
有一次,姐妹俩因一个旋转动作总做不到位,急得蹲在地上掉眼泪。杨海慢慢走过去,打开手机里她们练舞的视频,指着屏幕,一遍遍比划“再试一次”,直到她们擦干眼泪重新站起,跟着视频一点点调整动作,他才露出浅浅的笑。
“听不见音乐”是姐妹俩练舞最大的困难。杨海曾悄悄去学校,透过舞蹈教室的窗户,看到女儿把脸贴在地板上,靠振动感知节拍,用手指在地面“数”节奏。那一刻,他湿了眼眶。当晚,杨海掏出省下的营养费,跑了好几个集市,反复比较后买了最便宜却结实的一套舞衣舞鞋,趁孩子睡着时放在她们床头。
家里的每个人,都在默默支撑着姐妹俩的梦想。马合车每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她们腾出练舞空间。哪怕农忙累得直不起腰,她仍坐在屋檐下,看姐妹俩跳舞,用手势比划“好看”。
坚持与热爱,终于迎来了回报。去年,杨超花和杨超梅以优异成绩考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并加入“无声绽放舞蹈队”。今年成为姐妹俩的“丰收年”,4月,杨超梅参加第十五届全区少儿“希望杯”舞蹈比赛,获原创类小学组一等奖;6月,她们登上全区“六一”少儿文艺晚会,用整齐有力的舞姿赢得热烈掌声;7月,在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她们斩获最高荣誉“小荷之星”。
更让全家振奋的是,姐妹俩的故事引起了自治区残联的关注。目前,自治区残联正计划与宁夏演艺集团合作成立残疾人艺术团,以“艺术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人才,杨超花、杨超梅均被纳入首批重点培养名单。
父母的支撑是姐妹俩梦想的根基,而政策的帮扶则为这个家庭兜牢了保障网。今年,杨海和姐妹俩都享受到低保金和残疾人补贴,姐妹俩作为在校生,每年还分别获得4000元“雨露计划”教育资助。“现在透析负担轻了,孩子学舞蹈也不愁学费了。”马合车说,曾经沉寂的家里有了更多笑声,女儿们的成长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如今,杨海依然规律地进行透析,马合车依旧忙碌于农活,杨超花和杨超梅的舞蹈训练也从未停歇。家人的陪伴与炽热的梦想,犹如一束微光,静静照亮这个无声世界中的平凡家庭,前行之路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