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舞台到大阪世博会:一位中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人形净琉璃
发布时间:2025-09-22 20:32:09 浏览量:1
2025年大阪世博会即将在10月13日落幕。在这场全球盛会中,作为日本三大传统表演艺术之一的人形净琉璃,在关西馆的德岛县展区展出。来自德岛的演员们以娴熟的操偶技艺展现了人形净琉璃传统剧目《倾城阿波之鸣门》。
人形净琉璃是以木偶剧讲故事的表演形式,由木偶戏、三味线伴奏与净琉璃说唱艺术结合而成,在日本与能乐和歌舞伎齐名,形成于日本江户时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这次在大阪世博会展出的阿波人形净琉璃,不仅活跃于华美的舞台上,也活跃在德岛人人皆可参与的农村舞台上。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这种表演艺术被保存下来,融入德岛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表演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位摄影师的目光,她就是来自中国上海的丁晓文。她驻地日本四国的德岛,采用纪实摄影的手法,记录与人形净琉璃有关的故事,让更多人通过她的镜头看见这门古老的艺术,看见德岛乡村里,一群人偶操作师的生活。
大阪世博会上的人形净琉璃演出
88座农村舞台,将这门艺术传承下来
旅居德岛期间,每逢周六,丁晓文就会从德岛市区搭乘一个小时的巴士去一个叫作“神山”的地方,观摩当地的人形净琉璃剧团寄井座的排练。“座”在日语中是剧团的意思,这家位于神山的人形净琉璃剧团距今已传承了两百多年。
“寄井座”规模不大,演员数量并不多。“人形净琉璃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就像我们的地方戏剧。”丁晓文介绍,“《倾城阿波之鸣门》全本唱完大概有三个多小时,这次到大阪世博会的农村舞台,演就是这出戏”。
德岛人形净琉璃剧团寄井座,每个周六都会在德岛神山町中的场地练习
人偶“弓”和“鹤”,一场人形净琉璃剧目中的主要角色
在德岛有一座人形净琉璃博物馆,致力于保存并推广这门传统艺术。德岛很多民间剧团会在博物馆提供的舞台上轮流演出,让更多外来游客认识人形净琉璃。一开始,丁晓文对这门艺术的认知也仅限于此。而当她走进大山,来到农村舞台,她才发现,真正将这门艺术传承下来的,是农村舞台。
德岛保留了88座搭建在山野之中的农村舞台,数量居日本之冠。神山町的农村舞台至今还保留着几百年以前的结构样貌,初见时丁晓文便被其装置之精巧、图案之精美震撼到:“在大山里竟然有这么美的珍宝!”
农村舞台保存着适用于不同剧目的背景,被称作“叠”。“‘叠’就像拍戏时用的景片,有一百多种,演出时负责翻景的人就有七八位。”丁晓文介绍,“每一幅画面都很美,浓缩了日本传统视觉元素,配色、花纹都非常震撼。”
德岛神山町,农村舞台旁天王神社的石雕
德岛神山町,春季农村舞台,人形净琉璃剧团寄井座演出中
在盛放的樱花树下,看一场表演
丁晓文对人形净琉璃的拍摄,集中于今年春天。
明王寺垂枝樱花祭是每年春天当地最重要的演出。明王寺内的樱花树有一百年树龄,大树的枝条如瀑布般垂下数不尽的花朵,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赏花。剧团会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演一出戏,这是每年春天必不可少的传统。
今年,剧团选定在3月30日进行演出。那个周末天气晴好,樱花如约盛放,演出吸引了许多人到来。这一次,背景不再是设计好的景片,而是樱花与一望无际的山野。
除了庆典活动,每年春天与秋天,农村舞台都有人形净琉璃表演。今年4月,丁晓文记录了一场伴随着春雨进行的表演,瓢泼大雨依然挡不住当地和从外地赶来的观众。人们打着伞、站在泥泞的地上看完了整场演出。
2025年春天,德岛神山町,盛放的樱花树下的表演
为了调研,丁晓文采访过德岛人形净琉璃博物馆馆长佐藤先生。佐藤馆长告诉丁晓文,德岛的人形净琉璃和大阪的文乐一脉相承,但发展路径不同。在大阪,文乐是剧场里的艺术,但在德岛,人形净琉璃就是民众日常生活里的娱乐方式。
德岛人伴随着自然的声音,欢迎每一位普通人加入演出,一起演绎着德岛人自己的故事传说。“在农村舞台表演,就是为了给大家听,给山听,给自然听,给神听。佐藤馆长就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他说开心就好,开心就有意义。”丁晓文说。
农村舞台构建着当地人的文化认同,在这种认同之中,人形净琉璃和农村舞台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寄井座的操偶者们
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丁晓文还记得她第一次来到神山时的感受。这里虽是日本的乡下,但在山里的街上走一走,又会遇到几家欧洲人开的餐厅、咖啡店。“就像某个欧洲小镇的感觉,人们好像没有什么着急的事要做。”
1999年起,神山町启动了“神山艺术家进驻”项目,入选项目的国内外艺术家由神山町承担交通费、生活费、材料费等全部开支,在神山与当地居民交流并展开创作。越来越多世界各国艺术家被吸引到此。
“究竟哪位艺术家可以进驻?选择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村民投票。村民喜欢哪位艺术家的作品,就投一票,就这样轻松随意。”丁晓文说,这里的创作环境滋养着她,迸发出更大的创作热情。留在神山町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改变了这片土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与生活氛围。
吉野凉子是一名来自东京的建筑设计师,如今也是寄井座人偶剧团的成员,住在神山已有七八年。她曾经在东京的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公司负责了神山公共空间建设项目,她因此来到神山工作了整整两年。
在这两年里,她的工作压力达到顶峰,被各种事务所困,毫无闲暇。于是在项目结束之后,她辞职离开公司,继续在神山居住,并担任了神山运营机构绿谷的建筑设计师,负责移民的房子改造,让老式建筑适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
人偶细节
人形净琉璃在神山町练习中
一开始,人形净琉璃吸引深谙建筑美学的吉野凉子的也是农村舞台精美的设计。随着对人形净琉璃了解的深入,她加入剧团学习操纵人偶。
木制人偶的每个关节都可以活动,只有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以掌握操作技巧。一个人偶需要三个人配合操控,一位负责双脚,一位负责左手,另一位负责人偶的头部与右手。随着操偶演员日益熟练,其操控的部位会随之改变,技艺最精湛的演员才能操控人偶的头部。
丁晓文观察,剧团里年老与年轻的演员大概各占一半,而这些演员都有自己的职业,既有当地的农民,也有像吉野凉子一样的外地人。
有一次演出前,丁晓文去了神山的一个市集,其中一个摊主送了她一只烤红薯,经交谈得知,对方也是人形净琉璃演员。“但他那天没有来演出,他在干嘛?他在烤红薯!”
“在一个那么偏僻的地方,有这么好玩的一件事,有这么好玩的一群人。从春天到秋天,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丁晓文也将继续用她的镜头记录下去。
栏目主编:张熠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