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兴义市泥凼镇中学:“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大课间 舞出校园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9-23 09:21:47  浏览量:1

近年来,兴义市泥凼镇中学将当地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阳光体育大课间,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厚植文化自信。

大课间航拍

每天上午九点四十分,随着体育大课间活动音乐的响起,全校784名学生快速集结在操场上。大家跟随着音乐节拍,有序开展布依转场舞、八段锦、太极拳、舞龙等活动。

舞龙

九(1)班学生王娟说:“我最喜欢转场舞,因为它是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我觉得学习转场舞的过程,也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学校的大课间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能促进同学们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

百米长龙

现场,由100名学生舞出的两条百米长龙气势磅礴,展现出雄浑壮阔的力量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2条短龙、80条彩带龙色彩斑斓,更为大课间增添了活力。

九(1)班学生王之茂说:“舞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也是经典的文化瑰宝。在舞龙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而且这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我从这些丰富的项目中收获了很多乐趣,内心变得更坚强,体能也越来越好了。”

转场舞航拍

泥凼镇中学结合当地布依族较多的地域特色,将布依族传统项目创新编排成布依转场舞,并在大课间中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华传统养生功法,打造“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特色大课间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体育课、社团课进行分模块训练,最终融合进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强健体魄。

兴义市泥凼镇中学体育教师代骞表示,整个设计理念以“小家”为起点,这里的“小家”即各少数民族文化单元。首先聚焦于深耕少数民族文化,筑牢“小家”的文化根基;随后引导学生由“小家”走向“大家”,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汇聚成象征民族团结的“百米长龙”,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整体呈现。

大课间航拍

近年来,泥凼镇中学秉持“立德树人、立志成才、立质兴校”校训,坚持“五育并举”,通过组建舞龙队、武术队等打造体育特色。同时创新育人模式,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深度融合,在传承中创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兴义市泥凼镇中学副校长李仕林介绍说:“我们主要是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下一阶段,我们计划将现有的八段锦、体育老师正在编排的杨家刀及太极拳等中华武术文化在校园里进一步弘扬,让学生快乐锻炼、快乐生活。同时,推动学科之间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文化真正在校园传承和发展。”(作者:李蕊丽 代仙羚 张懿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