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歼35电弹首飞成功,歼15T重返舰载舞台,福建舰技术指标全面领先

发布时间:2025-09-23 19:10:23  浏览量:1

据新华社9月22日报道,阅上上受阅的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福建舰的甲板,一架架舰载机被推上弹射区。歼-35、歼-15T、空警-600轮番起飞回收,节奏密集,画面真实,整个系统运行一气呵成,电磁弹射系统的实战化程度显而易见。

歼-35成为全球首款通过电磁弹射起飞的五代战斗机,填补了此前美军F-35C一直无法进行电磁弹射的技术空白。

歼-15T也在这一刻完成转型,成为自2006年F-14退役以来首架弹射起飞的重型舰载机。空警-600在电磁弹射平台上展现了其作为舰载预警机的核心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军E-2D并列,仅此两款预警机可实现弹射部署。

编号信息显示,空警-600完成三次弹射,歼-35完成两次。以这种密度进行训练和测试,弹射区早已布满痕迹。

电磁弹射平台已经能够实现全天候部署计划。空警-600数量控制得极为精确:一架在空中值勤,一架在甲板待命,另一架执行维护,这种三机轮换体系与实际作战模式高度一致。

歼-35着舰时挂上第二根阻拦索,这一根是所有舰载机着舰的优选目标,说明飞行员水平与舰载系统调校已经极为成熟。

起飞时的状态也非常关键。歼-15T满载起飞那一刻,双发高速喷出,机身未见下沉,而是斜上抬头脱舰,说明福建舰电磁弹射不仅动力充足,而且稳定性极高。

三型舰载机配合,起降流程丝滑顺畅,整个过程展示了航母舰载作战体系的协同效能。

从机库升降到甲板调度,再到精准弹射,全套流程无一短板。电磁弹射过程中没有任何拉扯顿挫,动力输出顺滑,不再是蒸汽时代的“硬拽+慢弹”,而是步入数字变频控制的“新能化弹射”阶段。

若将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与美军福特级航母对比,后者采用12兆焦蒸汽弹射系统,而福建舰若确认采用数字变频电磁弹射方案,性能将实现跨代式跃迁。

相较之下,福特级尚未完全解决弹射控制的稳定性与维护问题,而福建舰在多架机密集起飞回收中展现出的状态,显得更为成熟。

画面信息显示,这些内容并非刚刚拍摄。从细节判断,参与测试的人员多穿长袖,舰载军装未换装夏季样式,空域光照条件、海况状态、舰桥时钟截图综合对比,时间节点落在2025年3月。

彼时,福建舰处于第七次海试阶段。根据上海海事局3月18日发布的禁航通告,福建舰自江南造船厂启航,进行为期15天的高强度海试,核心测试项目即为舰载机起降复杂机动与电磁弹射系统的实战化验证。

三型舰载机的配合并非一次性演示,而是建立在多轮高频测试基础上的成果。整个海试周期极长,覆盖各类气候和海况条件,为实战打下扎实基础。而视频所展现的顺畅操作、精准调度、协调起降并非偶然,反映的是体系层面的稳定。

弹射系统的表面结构也透露大量信息。从弹射轨迹、刹车区磨损、遮蔽装置分布来看,这些训练已不再是单次验证,而是接近常态化运行水平。尤其空警-600反复起降的情况,更是说明福建舰已经完成复杂电子设备在高强度弹射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

3月19日的船载控制系统截图,成为时间锚点。这也是视频画面内容被确认时间的直接证据,结合空军记者当日衣着、军舰编号、海事信息通告等,进一步印证起降测试的实际发生时间为2025年3月中旬。

直到2025年9月22日,新华社才正式发布这段近9分钟、原声记录舰载机起降全过程的画面,配合时机引发广泛关注。当天,全球舆论瞬间聚焦。

按照北京时间下午5点48分发布,换算为美东时间正是清晨5点48分。美国国内刚刚起床,就看到全球头条新闻刷新,蓝星最强的航母舰载起降体系正式成型。

发布时间的巧合背后,是一次精准的舆论反制。前段时间,部分境外论坛与社媒账户频繁炒作福建舰电磁弹射存在技术难题,甚至有人宣称“系统不稳定”、“舰载机无法成功弹射”。相关谣言被广泛传播,直至此刻被事实击穿。

造谣者原本意在引导舆论质疑技术能力,却意外“加速”了官方信息披露。国家层面不再沉默,选择在全球关注下抛出高清画面、高密度细节,让质疑声音无处遁形。这也成了少有的“反向助攻”,原本还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公布的技术进展,被迫提前揭晓。

从发布内容分析,整个舰载机起降流程一镜到底,全程展示未做裁剪,舰载机动作与舰面调度高度同步。整个测试体系不仅包揽舰载战斗机、预警机、重型多用途平台,还在高负载条件下实现平台协同,显示出完整深蓝体系的联动能力。

福建舰本次测试成功标志着中国海军“深蓝三三制”拼图完成:歼-35代表五代舰载战斗力,歼-15T代表重型弹射战力,空警-600提供空中指挥与情报支撑。以此为核心,中国航母力量形成完整体系,具备远洋多波次打击与空域控制能力。

测试视频中并未采用剪辑混剪风格,而是连续镜头展示舰载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从舰载机起降到升降台运作,再到舰岛指挥协同,层层环节顺畅衔接。这些细节背后,是庞大而高效的组织体系运转成果。

这一成就的背后,映照出一条漫长曲折的技术发展路。数十年前的梦想,如今以最具体的方式落地。电磁弹射、五代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这三项能力的集成,不只是装备的进步,更是体系作战能力的跃迁。

航母测试现场不再是演示场,而是训练场、实战模拟场。一切动作流程高度标准化、系统化,留给外界的不仅是画面,更是震撼。从这一天起,属于中国的深蓝时代真正启幕。

信源:重大突破!福建舰三型机弹射成功,意味着什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