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70载文化路!喀什大地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9-23 18:58:54 浏览量:1
从书香氤氲的图书馆,到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演出,再到星罗棋布于乡镇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这些斑斓多姿的文化景象,串联起70年来喀什地区在文化惠民道路上不断探索、蓬勃发展的历程。喀什实现了从文化设施匮乏到服务体系全面覆盖的蜕变,从单一文化活动到多元文化体验百花齐放的跨越。
如今,在喀什,抬眼便是舞台,转身即遇书香。文化润疆,正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将幸福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让喀什大地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温暖与活力。
孩子们在喀什市百姓书房安静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侯立超摄
走进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英艾日克村文化大院,欢快热烈的麦西热甫旋律瞬间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舞台上,村民演员们身着绚丽的艾德莱斯绸,裙摆飞扬,舞步轻盈;书屋前、棋桌旁,几位大叔在楚河汉界间拼得难解难分……
这样充满活力的场景,在喀什处处可见。而这背后,是在阅读阵地建设上的持续发力与进取。70年间,喀什地区公共文化设施从近乎空白发展到如今门类齐全。目前,全地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3家、文化馆17家、国有博物馆9家(另有各类特色博物馆10余家)、美术馆9个,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
石榴花开新时代——美术书法摄影民艺联展现场。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任鹏程摄
除了浓厚的书香氛围,艺术的触角也在不断延伸。不久前,以“培育读书风尚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在喀什举办,此次活动深入乡村、校园、非遗工坊,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图书展销、文化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群众带来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阅读的种子在喀什大地持续萌发。
2022年以来,喀什各级图书馆累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近200万人次。阅读形式愈发丰富多元,线上线下相结合,有声阅读、亲子阅读、阅读打卡等活动层出不穷,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8月23日,在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中,一群朋友结伴选购书籍。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侯立超摄
近年来,全地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增效,惠民工程持续“加码”,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免费开放资金超7400万元,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全覆盖;累计投入超7800万元,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换挡提速”。新建81个“文化大院”示范点,构建起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
如今,在喀什,博物馆、文化馆、文化遗址成为热门打卡地,“文化游”成为旅游新时尚。越来越丰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不断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着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8月7日,2025年第四届新疆喀什“帕米尔之声”音乐嘉年华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金草滩开幕,首次实现“音乐+戏曲”双IP联动,将现代音乐的激情与传统戏曲的韵味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莎车县文化中心的木卡姆表演同样场场爆满,专业团队与民间艺人携手登台,他们用精湛的技艺、深情的演绎,让各族群众领略文化的魅力。
8月7日晚,2025年第四届新疆喀什“帕米尔之声”音乐嘉年华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金草滩启幕,图为音乐剧《拉齐尼》婚礼片段。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余思民摄
连日来,喀什地区文联“三下乡”暨“石榴籽”文艺惠民音乐汇走进疏附县、麦盖提县等地,把精彩的歌舞、经典的戏曲、精美的非遗展示送到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喀什地区创新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行动,积极引入英歌舞、舞龙舞狮、川剧变脸等热门演出,为喀什群众打造了一场场文化交流盛宴。近三年,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超5000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超200万人次,免费公益培训覆盖学员超3000人。这些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
广东英歌舞在喀什古城内表演。(资料图)武勇摄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也带动着百姓文体活动日益丰富、文旅市场愈发繁荣。2024年,叶城队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民族团结“村BA”篮球邀请赛中脱颖而出,勇夺总冠军,让喀什的体育健儿在全国赛场上大放异彩;今年夏天,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等赛事在喀什火热开展,点燃了喀什夏夜的激情。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展现出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赛助威,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
“石榴花开青春绽放”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开幕式现场。杜晓斌摄
与此同时,喀什地区持续开展文化进巴扎、戏曲下乡村等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流行文化带到群众身边。各族群众在戏曲、秧歌、杂技、舞龙舞狮、咏春拳、太极拳、英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汲取精神滋养,感受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24年8月21日,潮剧《李商隐》在喀什大学演出现场。(资料图)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余思民摄
在文化品牌打造与精品创作上,喀什同样成果丰硕。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的长尾效应持续显现,让喀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喀什建成昆仑文化科教研基地,推出《昆仑文化丛书》;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大爱无悔》,歌舞剧《班超》,儿童剧《哪吒传奇》常态化演出,这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喀什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成为喀什文化的新名片;《喀什文艺》杂志改版发行,推出了一批传承中华文化、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音乐剧《大爱无悔》表演现场。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侯立超摄
为让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活力,喀什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投入385万元推进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数字体验等项目,实现数字文化建设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触网升级”。广东援疆打造的全疆首个声像阅读特色书吧“悦读粤有趣”,融合AI、VR等数字技术,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成为市民文化新地标;喀什地区文化馆引入VR、非遗数字资源,拓展线上服务,丰富群众文化体验。
小朋友们在“悦读粤有趣”书吧内阅读书籍。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贾娜娜摄
如今,在喀什,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天真烂漫的孩童,还是忙碌的城市白领、劳作间隙的工人农民,都能在身边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文化,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滋养着喀什大地,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更加充满活力,向着文化繁荣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雷木果张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