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看!“雉山凤舞”又展新姿

发布时间:2025-09-25 10:06:24  浏览量:1

王福兵操震许腾飞

今年8月,“雉山凤舞”非遗项目第六代传承人余红英在细心整理演出道具。

如今,打开短视频平台,“雉山凤舞——卢村非遗”“雉山凤舞展新姿”等视频吸引数百万网友关注;走进安徽省黟县卢村景区,“雉山凤舞”非遗传习中心已融入游览线路,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彩凤扎制、贴羽,还可以跟随表演团学习简单的凤舞动作……

作为源自正月十五花灯会、2006年便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瑰宝,“雉山凤舞”曾是黟县群众祈福纳祥的重要载体,一句“七彩凤飞临宝地,四方客齐聚雉山”更是道尽它昔日的荣光。可随着时间推移,传承人老龄化、资金短缺、表演形式单一等问题接踵而至,这颗文化明珠渐渐失去光彩。

2022年底,黟县检察院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官深入雉山村走访,与雉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雉山凤舞”非遗项目第六代传承人余红英及村民面对面交流。“年轻人不愿学,老手艺快没人传了”“道具坏了没钱修,排练也没固定场地”“表演体验性不足,游客没有参与感”……一声声叹息背后,是对“雉山凤舞”所处困境的无能为力。

“要用法治之力为‘沉睡的彩凤’注入新活力!”黟县检察院立即成立非遗保护专门办案组,并于同年12月15日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文旅体局及教育局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等齐聚一堂。“奖励传承人”“景区常态化表演”“搞研学体验”等金点子接连涌现,为“雉山凤舞”等非遗传承提供了破局焕新的宽阔思路。

2022年12月20日,黟县检察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从推进非遗进校园、建立传承人激励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探索“非遗+旅游”模式等方面,督促相关单位履行职责。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迅速响应:文旅部门将该非遗项目纳入《黟县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并落实奖补,同时在西递、宏村景区进行展演;属地镇政府联合南昌理工学院共同打造主题音乐节,推动“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教育部门则邀请余红英等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多维度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如今,“雉山凤舞”已不再沉寂。原创少儿舞蹈《雉山凤舞》惊艳亮相第十三届安徽省少儿舞蹈汇演,“雉山凤舞”还通过参与商业演出引入社会资本,形成了“保护—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