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 舞蹈诗《安·和·顺》在贵阳上演
发布时间:2025-09-25 16:47:19 浏览量:1
9月24日晚,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舞蹈诗《安·和·顺》在贵阳上演。《安·和·顺》以屯堡文化为主线,融合地戏、山歌及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艺术元素,通过舞蹈与音乐的多元表达,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
舞蹈诗《安·和·顺》演出剧照。
该剧目由安顺市精心创作,《安·和·顺》的剧名蕴含深远寓意。“安”代表安邦定国、安居乐业,“和”象征民族融合、和谐共生,“顺”寓意风调雨顺、社稷昌顺。“以诗破剧”的叙事方式,用“写意与留白”取代传统线性叙事,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将六百年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凝结为流动的诗篇。
“为了《安·和·顺》,我构思了近3年。”《安·和·顺》艺术总监穆维平说道,主创团队先后深入走访屯堡村寨七八次,收集民间故事、习俗典故,将鲜活的文化元素融入剧本。
舞台上,江南小调、安顺地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的民族文化元素,以“安邦、家和、顺美”三重诗意结构展现。幕间由傩面雕刻表演串联,使观众在写意变化中完成时空转换。
“大幕一拉开,舞台中央的巨型傩面就让人挪不开眼,演出很唯美,苗族、布依族等各族孩童一同读书学习,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参加仪式,展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团结场景。”安顺市民江鑫海说。
据了解,该剧演出由70余名学生完成,从毫无舞台经验到“一秒切换情绪”,扮演将军夫人、母亲、“花神”等多个角色的贵州大学学生张妍告诉记者,“排练初期,不太了解屯堡文化。边跳边查资料、看视频,慢慢了解到屯堡的历史以及屯堡文化的内涵,才能在舞蹈动作中精准向观众传达情绪。听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过去3个多月的坚持学习、排练都是值得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图/姜雨熙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