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机器人能舞能诗超会玩 数智赋能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发布时间:2025-09-26 07:01:44  浏览量:1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记者跟随“数智赋能 探馆中国”活动,先后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和包头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探馆之旅。

AI新馆员,打开时空之门

△ 机器人“巴特尔”和“高娃”在内蒙古博物院一楼大厅里打太极拳。

一进入内蒙古博物院,两位特别的“员工”——机器人“巴特尔”和“高娃”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们不仅会跳传统舞《鸿雁》,也能来一段动感机械舞,甚至打起太极拳来也是有模有样。更厉害的是,它们还是“知识型选手”:借助AI技术,能清晰讲解文物故事,讲完还能跳一段契合主题的舞蹈,让参观者仿佛“穿越”回历史现场。一位观众笑着说:“机器人一讲,文物好像都‘活’了,历史也变得好懂多了!”

往里走,一面文物知识图谱墙犹如一个“文物社交圈”。轻触屏幕,每件文物的“身份证”信息都一览无余。手指一划,还能发现它和其他文物之间的那些小关联。一个学生边划动屏幕边兴奋地说:“原来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张可以触摸的‘关系网’!”

不远处,一个由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AI讲解员“鸿格尔”也让观众眼前一亮。观众只要对着对话器说“你好,格格”,它就会亲切应答。在一问一答间,它不仅能将文物故事娓娓道来,还能自动提炼知识点,并把知识点编成诗句吟诵,趣味十足。

除了这些,内蒙古博物院还有一些互动体验“隐藏菜单”:学跳民族舞、模拟演奏传统乐器、听音辨曲……更多有趣的新玩法,静待大家前来解锁。

△ 跟着数字人学跳民族舞。

数字魔墙,方寸间见乾坤

几百公里外的包头博物馆,同样藏着不少科技惊喜。

馆内的六大常设展厅,涵盖古代历史文化、近现代史、当代史、岩画艺术、民俗文化及唐卡艺术等主题,内容极为丰富。讲解员介绍说:“我们大约五年一次小更新,十年一次大换血,始终保持与新技术同步。”她现场演示了一块互动电子屏——只需将屏幕移动到展板上的某个历史事件,就会自动播放相关短片。

△ 参观者体验文字数字魔墙。

在“文物数字魔墙”前,数十件藏品以数字化形式跳出展柜。观众可以随意点击放大,细赏纹路;遇到3D模型,还能旋转查看每一个角度。

戴上VR设备,参观者更可以“走进”历史场景,与文物面对面。

连静态的岩画都被做成了动画,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讲解员感慨道:“科技真的让文物‘活’了起来,现在连小朋友都看得津津有味。”

如今,技术悄然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从静态陈列到互动对话,数字赋能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文化“火”起来,为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