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全运会上海市代表团成立,运动员代表陈芋汐:用行动展现上海城

发布时间:2025-09-26 14:15:45  浏览量:1

霹雳舞都能拿全运会门票了,我妈还在问我“这算体育吗”——10月15号上海体育局直接甩数据:12个上海娃杀进霹雳舞决赛,创历史最高,领头的王文禄刚在资格赛把对手原地转懵,奖牌榜已经给他留空位。

我蹲直播间看完,脑子里只有一句:原来练街舞真能“跳”进体制。

更离谱的是跳水那边。

陈芋汐练107B,过去靠教练吼“再压水花”,现在头顶一圈摄像头,AI把她的手腕角度抠到0.1度,入水误差直接砍3.2%。

科研所的人说得轻描淡写:也就少起三个水花。

换算一下,决赛里这3%够让对手绝望半拍。

群众赛场同样离谱。

中老年龙舟队,平均年龄58岁,500米直道划进2分09秒,把保持了11年的赛会纪录撞碎。

阿姨们上岸第一句话:晚上回上海还要接孙子写作业。

桥牌那边更安静,大爷们把对手打到提前两节投降,金牌揣兜里去食堂抢红烧肉。

三条线同时爆,原因其实特简单:上海这次把钱、科技、人全砸在“新”字上。

霹雳舞、攀岩这些奥运新项,市队直接跟街舞工作室、攀岩馆签对赌协议,谁带出决赛选手谁拿奖金,孩子们白天上学晚上练招,比补课还拼。

AI系统更现实,科研所算过账,一套设备顶三个助教,24小时不骂人,选手自愿加练到关灯。

群众项目走社区路线,居委会大妈负责拉人,退休工资加参赛补贴,大爷阿姨把比赛当旅游,顺道破个纪录。

数据摆一起就一句话:出线率85.71%,奖牌早超上届,科技、群众、新项三线全赢。

别人还在算传统强项稳几块金,上海已经把全运会当成城市更新实验场——小孩跳街舞能落户,大爷划龙舟能破纪录,AI帮奥运冠军抠动作,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这名号,原来是这样硬生生长出来的。

所以别再问霹雳舞算不算体育,问问自家门口的运动场啥时候更新。

上海已经把答案甩你脸上了:谁先把“玩”当成正经事,谁就能先把纪录写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