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湖南出台法规专治噪声污染 装修限制时间、广场舞限制分贝

发布时间:2025-09-26 23:33:39  浏览量: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毅

9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南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法规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法规严格管理施工时段、设定噪声限值、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9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回应16万件噪声投诉,限制装修、广场舞等

“2024年,我省噪声投诉总数达16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最多,为11万件;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投诉,为4万件;此外还有工业噪声与交通运输噪声投诉。”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谷本华介绍,制定法规旨在回应民生关切,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谷本华介绍,法规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高发的装饰装修活动噪声、广场舞扰民、麻将馆喧哗、夜间施工不停等问题均作出回应。

如针对装修噪声问题,法规规定,在工作日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和晚上6点至次日早晨8点,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小区使用电钻、电锯、空气压缩机等高噪声工具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

为规范广场舞等公共场所健身、娱乐活动,法规明确,健身、娱乐等活动对周边敏感建筑物的噪声影响,昼间不得超过5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45分贝。针对矛盾突出的广场、公园等区域,授权乡镇、街道组织相关方共同制定噪声控制规约,推动基层民主协商自治。

法规明确专项治理麻将馆、棋牌室噪声。要求麻将馆、棋牌室等场所经营管理者必须安装隔声门窗等降噪设施,明确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边界噪声限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法规强化商业与文化娱乐场所噪声管控。要求商场、文化娱乐场所、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边界噪声昼间不得超过60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0分贝。倡导在医院、图书馆、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使用电子设备时控制音量,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安静环境。

马路边建房须做隔声设施,强化源头预防、精准治理

谷本华介绍,法规突出源头预防,从规划、布局与建设等源头环节构建噪声污染防治体系。

如严格要求工业园区与工业企业的选址布局符合规划,实施噪声分区管控。要求风力发电、充换电基础设施选址考虑声环境影响,在敏感区域选用低噪声设备。

法规明确,在交通干线两侧及工业企业周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时,必须符合隔声设计标准并严格控制退让距离。对新建交通项目明确提出,须采取声屏障等有效降噪措施的要求。

为了加强精准治理,法规针对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四大类噪声,进行分类施策。

针对工业噪声,突出规划管控,优化布局并鼓励采用低噪技术。对交通运输噪声实行系统防治,设定噪声限值,严禁“炸街”扰民。建筑施工噪声严格时段管理,重点规范夜间施工,要求特殊连续作业必须公示告知。社会生活噪声直面民生痛点,对装修、广场舞、经营场所等常见扰民行为划定噪声限值。

任何人有权举报,不得干扰噪声监测

谷本华介绍,法规从投诉举报和基层治理两方面鼓励多方共治。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噪声污染,相关部门应公布渠道并探索建立投诉督办机制。鼓励村(居)委会通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参与防治,并明确村(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人的劝阻、调解和报告责任。

法规规范了执法监测,明确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依法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其出具的报告可作为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的依据。同时,规范监测活动的实施、点位布设与数据真实准确性要求,并加强对噪声监测站点与设备的保护,防止人为干扰或破坏。

法规还明确了监管分工,首次在法律层面系统性地厘清了生态环境、公安、住建、交通、文旅、城管等部门在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不同类别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具体监督管理职责,解决职责交叉、监管缺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