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都卷到 “擦边热舞” 了?3.1 亿老人的尊严容不下流量算计
发布时间:2025-09-27 16:14:50 浏览量:2
刷到河南安阳那家养老院的视频时,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90 后女院长穿着超短裙,在一群坐轮椅的老人面前扭腰摆胯跳热舞,配文还写着 “为了哄老人们吃药,院长也是拼了”。更讽刺的是,面对网友 “擦边” 的质疑,账号直接回怼 “万事皆可擦”。这哪是制造快乐?分明是把老人当背景板,把尊严当垫脚石。
别扯 “哄老人”,这是赤裸裸的流量算计
先别被 “哄老人吃药” 的话术骗了。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吃药和热舞能有什么逻辑关系?难道老人不吃药,是等着看短裙跳舞当奖励?这种强行捆绑的戏码,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
涉事养老院说发视频是为了打破 “死气沉沉” 的刻板印象,但转头就删了 100 余条院长相关视频。要是真为了老人开心,何必心虚删内容?说白了,这就是精准拿捏了流量密码 ——“养老院”“女院长”“短裙热舞” 的组合,自带话题争议,比拍 100 条喂饭擦身的日常好蹭热度多了。
更让人不适的是那句 “万事皆可擦”。这轻飘飘的五个字,暴露了对养老行业的彻底漠视。要知道,我国 2024 年末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3.1 亿,占总人口 22.0%,这些老人需要的是专业照护,不是供人围观的流量道具。把擦边当噱头,本质就是拿老人的尊严换点击量。
“自愿参与”?老人根本没有说不的底气
面对 “强制拍摄” 的质疑,院方嘴硬说 “不会强制,入院时都沟通好了”。这话听着合理,实则全是漏洞。在养老院的封闭环境里,老人和机构本就处于不对等的关系中 —— 吃饭、吃药、日常照护全靠工作人员,他们真的敢拒绝 “配合拍摄” 吗?
视频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老人们大多沉默地坐着,要么低头摆弄手指,要么眼神放空,没有一个人跟着音乐互动。这就是院方说的 “活跃”?要是真的开心,怎么会是这种麻木的状态?所谓的 “自愿”,不过是裹着温情外衣的道德绑架。
新华网的调查显示,88.7% 的受访者都支持长辈发展文娱爱好,但有 49.6% 的人觉得 “有些文化消费内容过于新潮,老人难以接受”。短裙热舞根本不是老人需要的精神陪伴,而是院方强加给他们的 “表演任务”,这种自以为是的 “创新”,其实是对老人喜好的彻底无视。
流量疯魔了?养老行业的底线不能碰
养老行业什么时候成了 “流量修罗场”?按理说,养老院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照护专业度、环境舒适度,可现在居然有人靠擦边博出位。更可怕的是,这种歪风可能会带坏整个行业 —— 要是靠热舞能涨粉、能招老人,谁还愿意沉下心做服务?
有个对比特别鲜明:有的养老院拍 “爷爷奶奶教年轻人面对压力” 的短视频,靠老人的从容幽默圈粉无数;有的分享老人写书法、唱戏曲的日常,同样赢得真诚关注。这些内容没有擦边、没有噱头,却比刻意设计的热舞更打动人,因为它守住了 “尊重” 二字。
截至去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10.31 亿,占网民整体的 96.5%。短视频确实是养老院宣传的好渠道,但流量从来不是唯一标准。养老不是生意,而是良心活 —— 老人把晚年托付给你,是希望得到体面的照护,不是成为你涨粉的工具。擦边营销或许能火一时,但丢了的信任和口碑,永远找不回来。
民政局介入了,但更该醒的是行业良心
事件发酵后,安阳市民政局终于回应 “会核实情况,公布处理结果”。可比起等待处理结果,更该反思的是整个行业的价值导向:当 “制造快乐” 变成 “制造流量”,当 “提升晚年质量” 变成 “突破伦理底线”,养老行业还能走多远?
涉事养老院的简介写着 “传递快乐我们是认真的”,但从删视频、嘴硬 “万事皆可擦” 的操作来看,他们认真的从来不是快乐,而是流量。要知道,老人的尊严从来不在短裙热舞里,而在喂药时的耐心叮嘱里,在聊天时的专注倾听里,在散步时的细心搀扶里。这些细碎的温暖,远比短视频的点赞数珍贵一万倍。
现在的 “银发经济” 确实是蓝海,但这片蓝海容不下投机取巧的算计。3.1 亿老人的晚年生活,不能成为流量时代的牺牲品。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养老机构敲个警钟:别让擦边风弄脏了养老院,别让逐利心凉了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