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传承非遗技艺 舞动高跷风采

发布时间:2025-09-28 05:10:58  浏览量:2

转自:天津日报

“传承非遗技艺 舞动高跷风采”——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立会130周年庆典暨民间花会交流展示活动,昨日在西青区精武镇中华武林园举行。来自我市多个区及河北省的十多道花会、民间花会表演爱好者与民俗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西青区精武镇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历经130年传承,已成为天津民间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该会于2018年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保留了独特的锣鼓“老三点”,还融入了飞叉、编花篮、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形成文武兼备的表演风格,深受群众喜爱。庆典仪式上,与会者共同回顾了该高跷老会130年的发展历程,并向那些为高跷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老艺人们致敬。

随后的民间花会交流展示环节,大道口麒麟高跷会、王稳庄伏乐高跷会、大杨庄长平高跷会、咸水沽北洋正忠高跷会、杨柳青东寓法鼓老会、王庆坨永良飞叉老会、胜芳小河西同义高跷老会等花会团队先后登场,展现了民俗文化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在滨海新区太平镇大道口村麒麟高跷会带来的“开门彩”中,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四只色彩艳丽的麒麟跃然登场。记者注意到,每只麒麟由两人配合表演,前者脚踩高跷支撑麒麟身体,后者掌控方向与动作幅度。在默契配合下,麒麟灵活穿梭、腾跃,动作流畅自然,赢得观众掌声。该团队负责人刘新龙介绍,麒麟高跷会别具一格:“我们以高跷为基础,结合麒麟道具进行表演,通过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技巧。麒麟道具重达40公斤,表演时,前方踩跷者负重,后面掌舵者舞动,二人需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复杂动作。”

来自河北省的胜芳小河西同义高跷老会的表演同样赢得满堂彩。作为承载胜芳镇百年民俗记忆的文化瑰宝,该会已传承200年。其表演讲究程式规范,注重人物刻画。表演过程中,身着戏服的踩跷者边舞边变换队形,通过铡草、摆腿、翻身、劈叉、卧鱼等动作,展现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该会会长赵德刚表示,接到此次交流展示活动的邀请后,他们从表演内容到服装道具都做了精心准备。“我们今天的表演压缩了内容,保留了精华技巧,力求在短时间内为观众奉献最精彩的表演。”赵德刚说。

最后,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队员身着特色服装,手持道具,踏乐而出。他们舞动绸带、扇子,扮演多种角色,展示撂叉、鹞子翻身、鲤鱼打挺、旋子等高超技艺,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该会会长陈宝顺介绍,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的表演融合了传统技艺与武术元素,其亮点是高难度动作的创新编排,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呈现。“我们的整体风格融合了‘文跷’和‘武跷’两种形式,既有故事情节的展现,也有前空翻、后手翻、鲤鱼打挺、定时提起等高难度动作。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民俗文化传承,加强花会团队交流,希望更多人了解高跷艺术、精武风土,将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打造成文旅‘流量名片’。”陈宝顺说。

非遗专家、文化学者尚洁表示:“此次活动会聚了许多‘顶流’花会队伍,令人欣慰的是,年轻一代传承人不断涌现,为各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更多人关注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