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三部国际当代舞巅峰之作首次以中国阵容展现

发布时间:2025-09-29 14:30:31  浏览量:1

什么样的一场舞蹈演出,能让李倩、张娅姝、黎星、胡婕、张振国、罗昱文等15位杰出的独立舞者共同发起,并参与演绎?9月27日、28日,当代舞《禾戏剧·大师之夜》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世界首演,三部国际当代舞巅峰之作首次以庞大的中国舞蹈家阵容展现在国内观众面前,众多舞者与观众一道迎来舞蹈的狂欢。

本次演出集结三部创作时间横跨近30年光阴的国际作品。其中,尤安尼·布尔热瓦与玛丽·布尔热瓦的《梦不见了,但我记得》首演于2020年,让演员滑梯与墙壁组成的舞台装置中探索身体与重力的关系;享誉国际的编舞家亚历山大·埃克曼的《仙人掌》,则用诙谐明快的风格,探讨艺术的鉴赏与批评;首演于1999年的欧汉·纳哈林编导作品《-16》,则是经典的当代作品,用独特的舞蹈体系捕捉世界跨入新世纪的复杂情感。

《仙人掌》

“能出演这些作品,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演出发起人之一、知名舞者、编舞张振国说,“这些作品在国际上赫赫有名,能和这几位导演合作,并且以国内舞者的班底去呈现,几乎不敢想象。”对张振国等众多来说,出演这些作品像是个“梦”,而《大师之夜》正是这些充满探索精神的舞者共同圆梦的过程。

首演当天,张振国参与演出的《梦不见了,但我记得》率先给观众带来震撼。在一个三面墙壁互成90°角的装置里,舞者仿佛来到了空间“折叠”的梦中,桌椅镶嵌在垂直于地板的墙壁上,三组舞者所演绎的不同状态的情侣,似乎获得了反重力的能力,在垂直的空间里互动、舞蹈。舞台上的摄像机把他们倒悬的身影投射在另一面墙上,又交叠成另一重时间与空间。

“这个作品挑战物理的极限,需要与道具协作,还要像攀岩一样完成每一个动作。”张振国说,这个作品的训练难度很高,对舞者的发力方式提出全新的要求,“起初我们都高度紧张,慢慢地熟悉后就不再担心,我们选择相信同伴,相信道具,就会非常过瘾。”

《-16》

由全体舞者出演的《-16》更让他们感到兴奋,“我在上学的时候就看过它的影像资料,在当时我的认知里,编导打破了舞蹈的常规体系,它让我对身体有更新鲜的认知。”在这种舞蹈体系里,欧汉·纳哈林会引导舞者,“你想象自己现在就像一个水滴,滴在地面上,然后散开。”在这样的引导词下,舞者以及没有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普通观众,都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进入舞蹈的状态。

《-16》也因此成为《大师之夜》演出当晚最具有互动性的表演,舞者从台下拉观众上台,一起拍手、舞蹈,助推正常演出情绪达到最高潮。“当我真正进入这个作品,它会把人的所有包装、伪装全部撕破,以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自己。”张振国坦言,随着舞蹈越来越“出圈”,具有先锋意义的当代作品也有了更多观众,“大家不必执着于看不看得懂,只要大家走进剧场,就一定能感受到肢体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有自己的感受。”

据悉,《禾戏剧·大师之夜》将在今年在国内进行3站演出,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后,将于十月下旬登台广州和上海。演出制作人汪欣将这次演出视为一颗“种子”,希望打造一个年度性的艺术品牌,不断向中国观众推介世界级大师的作品,也为中国新一代创作人才提供成长的土壤。未来,禾戏剧计划从演绎大师经典,逐步走向创排全新的原创舞蹈作品。

记者: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