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革命精神,济南高新区原创音诗画舞剧《李敬铨》上演
发布时间:2025-09-29 17:19:30 浏览量: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由济南高新区出品的原创音诗画舞剧《李敬铨》正式上演,演员们用饱含深情的表演,再现了李敬铨烈士从接受新思想到领导工人运动、最终英勇就义的一生。
红色血脉,融入城市发展基因
李敬铨(1904—1931),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鸭旺口村人。五四运动的浪潮唤醒了他的民族意识,青年时代便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1923年进入青岛大康纱厂后,他在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他作为工会负责人之一,领导了大康纱厂大罢工,并带动青岛日商纱厂上万工人总罢工,展现了早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面对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他坚贞不屈,被捕入狱后信念弥坚,并在出狱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在淄川矿区领导工人运动,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坚持地下斗争,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1931年元旦,因叛徒出卖,李敬铨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于1931年4月5日凌晨英勇就义。
李敬铨烈士的一生短暂而壮烈,他是济南高新区的骄傲,是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红色坐标。如今,他长眠于故土鸭旺口村,其墓园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薪火相传,高新三十余载创业路
为什么在济南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群年轻人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创作一部关于革命烈士的舞台剧?答案就写在济南高新区三十余年的创业史里。
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恰如一场新时代的“革命”,一场经济与科技的创新革命。
从一片阡陌农田到现代化新城,济南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一次创业”开拓奠基,“二次创业”扩容提质,再到如今“三次创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挑战和艰辛。
正是先烈们那种为了理想信念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高新人在发展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战场上砥砺前行。从最初的拓荒奠基,到如今的创新引领,这种精神力量始终是济南高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深入挖掘李敬铨烈士事迹,探索实施了“李敬铨烈士红色主题文化系列项目”。该项目包含一部原创音诗画舞剧《李敬铨》、一部纪录片《赤焰铭心》以及一项李敬铨纪念园修建工程,将红色精神深深融入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发展进程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盛世如愿,接力奋斗未有穷期
当年李敬铨等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由一代代高新人变为现实。今日的高新区,已成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
从信息技术到智能装备,从生物医药到量子科技,一系列前沿产业在这里拔节生长;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这里先行先试;从美丽宜居的城市建设到普惠共享的社会事业,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李敬铨烈士的家乡鸭旺口村,如今已成为济南高新区北部现代产业集聚的国际航空城的一部分。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小清河主城港片区、黄河国际生态港等项目加快建设,这里正成为济南市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