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退休后,切记不要活在“二手人生”中

发布时间:2025-09-30 06:10:00  浏览量:1

我以前一位同事,退休后就从朋友圈消失了。

听说夫妻俩买了一辆房车,开房车环游中国去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他们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穿越在苍茫戈壁,去探访陌生而新奇的角落。

在视频中,他们记载着一路见过的人,看过的景,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我周围很少有这样生活的,大部分人退休后,过着带带孙子,跳跳舞、打打牌的生活。

也不是说这样的生活不好。问题是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退休生活的标配,是幸福生活的象征。

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还是别人眼里的幸福?很少有人这样问自己。

这对夫妻能够在退休后,遵循内心的想法,活出属于自己鲜活而真实的“一手人生”,不考虑别人的眼光和评说,真正让人钦佩。

01:不复制别人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太习惯通过观察别人的人生,去定义自己的生活。

退休后,看别人出去旅游,自己也想出去;看别人穿什么样子的衣服,自己也穿什么;看别人上老年大学,自己也上老年大学;看别人学书法或绘画,自己也去学习;看别人在家带孙子,自己也对儿女催婚催育。

在他们看来,被大众认可的生活,才是正确的。

他们太害怕自己活得不够“标准”,在一次次复制别人的人生中,离内心真实的想法越来越远,也很少体验到快乐。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正确人生,也从来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那些被无数人点赞的活法,未必就适合你。

自己的人生方向,只藏在自己的脚步中,需要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甚至去碰壁。

只有自己体验过了,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02:不在手机里过“二手人生”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说到,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全体网民的13%,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总人口的21.1%。

这两个数字说明,在所有玩手机的人中,老年人是比例最高的年龄段。

也难怪,孩子们在上学,年轻人到中年人在职场上奔波。只有老年人拥有大量闲暇,手机就成为许多退休人的娱乐工具——刷视频、看段子,听养生课,学理财,关注各地新闻……

很多时候,以为形影不离的手机,能帮助我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却不知道网络的推荐机制,是一个人喜欢什么就推荐什么。个人长期接触同质化的内容,越会强化固有观念,拒绝多元化思维,导致与社会脱节。

而且,长期看手机损害视力,引发骨质疏松和腰椎问题,也降低我们主动思考的能力。

退休后,与其沉迷手机里的“二手人生”,不如去健身房锻炼,去公园散步,去逛逛菜市场,去和老友聚会聊天,远比盯着屏幕更有意义。

03: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昨天一个粉丝私信我,说自己马上面临退休,想要为退休生活做准备,却不知道喜欢什么,非常迷茫,想听听我的建议。

我非常感谢她的信任。在这件事情上,我无法提供有效的建议。

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喜好不同。

我只能让她在想做的事情中,一步步去实践,去尝试,慢慢的,就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就能确定自己想过的到底是哪一种生活。

遵循内心的想法,踏出第一步,就已经走到许多人前面了。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用别人的剧本演完自己的故事。

退休后的时光,是生命馈赠给我们书写自己人生的珍贵机会,放下对他人的期待,挣脱数字的束缚,去尝试那些“一直想但没时间做的事”。

无论什么事情,对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因为,这是只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