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江都:一个百强区与八个千强镇 “共舞”的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30 10:35:49  浏览量:2

秋意渐浓,硕果盈枝。近日,多项权威百强区榜单揭晓,江都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6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1位、绿色发展百强区第64位。此外,江都还有8个镇强势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

数字是结果,而非原因。

一个百强区与八个千强镇“共舞”的

优秀答卷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的“硬核基石”

综合实力第36位,较上年前移1位,这是江都经济“基本盘”厚度与韧性的直接体现。

走进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一台台精密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为比亚迪汽车生产电机壳体。“我们与比亚迪签订的独家供应协议,项目生命周期预计5年,年均订单3亿元!”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用一年时间接受考验,最终赢得“头部车企”的信任,拿下订单。

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江都首家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作为传统龙头企业之一,嵘泰正积极转型突破,嵘泰三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不断扩大对欧美高端市场的销售;嵘泰墨西哥工厂(莱昂嵘泰)今年上半年营收2.91亿元,净利润1995万元,正式宣布实现盈利,展现良好发展势头。

江都的底气,远不止于一两家龙头企业,而是源于其清晰宏大、协同共进的“510”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布局——

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纳力、博恒等百亿级项目,规模持续壮大,未来将形成千亿级规模总量、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的新材料产业格局;

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亚威机床、武坚高压电气为代表,在细分领域掌握话语权;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江淮整车制造优势和嵘泰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和轻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

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汇聚中远海运、中船澄西等央企,承建全球最大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全球最大载重吨重吊船等“大国重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虽新却强,和熠光显、芯德封装等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

这五大产业集群,共同支撑起2024年江都1572亿元工业开票销售的体量,成为综合实力排名持续攀升的“硬核基石”。

磁场效应:投资兴业的“良田沃土”

投资潜力列第31位,甚至高于综合实力排名,反映出资本“用脚投票”,看好江都未来。

区位优势的升级是首要因素。在江都火车站百米之隔,一座现代化的铁路物流基地正繁忙运转。这个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基础设施最优的物流枢纽,已开通5条海铁联运通道,连接上海港、宁波港等主要港口,形成“三港五通道”运输网络。

“连淮扬镇铁路让江都深度融入长三角‘小时圈’,而铁路物流基地的建成,则让‘出海口’搬到了企业家门口。”基地负责人很有感触,作为连淮扬镇铁路与宁启铁路交会的重要节点,江都发展多式联运具有先天优势,这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比“硬件”更打动人的是“软件”。“江都速度”已成为当地营商环境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项目立项到五证齐全,仅用数个工作日,这在过去不敢想象。”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仍记得项目落地时的惊喜。他所体验的,是江都全力推行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通过提前介入、并联审批,将企业的“等待期”变为“加速期”。

此外,精准的产业基金引导、贴心的人才公寓政策、高效的“店小二”式服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力场”。2025年,江都5个列省重大项目、4个省民资重点项目、70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为未来的“综合实力”积蓄着澎湃动能。

绿色转型:生态发展的“双赢之路”

绿色发展排在第64位,并非被动保护,而是基于工业底蕴的“战略转身”。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城市,江都的生态责任重大。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农药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30亿元。为了守护“一江清水向北流”,长青农化停产老厂区,投入18亿元实施搬迁,主动退离长江岸线一公里。现在,在崭新的现代化生态绿色工厂里,中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零排放”数据,生动诠释着企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的华丽转身。

中远海运重工通过联合设计、自主设计等创新举措,加快大容量电池、甲醇双燃料等动力技术在船舶的应用,布局绿色低碳船型,勇闯市场无人区;华航特钢能源消耗低,可回收利用率达100%,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水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绿色发展本身,正在成为一门“好生意”。

同时,生态价值也在被直接“变现”。在渌洋湖湿地公园,水上森林的网红浮桥吸引了无数游客;邵伯古镇的运河文旅产业日渐兴旺。“以前觉得环保是投入,现在发现,好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IP,能吸引人来、留住人消费。”邵伯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系统实施退渔还湿、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工程,曾经受损的湿地重现生机,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良性循环。

在江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正越走越宽。

镇域崛起:乡村振兴的“共富图景”

仙女镇列第83位,较去年上升1位;大桥镇列第175位,较去年上升2位;小纪镇列第373位,较去年上升1位;武坚镇列第562位,较去年上升2位;丁伙镇列第654位,较去年上升1位;宜陵镇列第673位,与去年持平;邵伯镇列第696位,较去年上升1位;樊川镇列第839位,较去年上升3位。

八镇跻身千强镇,这份成绩单直观展现了我区镇域经济的强劲实力和均衡发展的卓越成效。这并非单个明星镇的“独角戏”,而是一场“群雁齐飞”的协同发展大戏,构成了江都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座和活力源泉。

仙女镇,作为主城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全域;

大桥镇,船舶制造与现代农业双轨并行,工业底盘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丁伙镇,花木盆景远销海外,是“长在土壤里的绿色银行”;

邵伯镇,大运河畔的“明珠”,让千年漕运繁华在当代焕发新生;

小纪、武坚、宜陵、樊川等镇各具特色,在各自赛道上前行。

“八个千强镇,意味着发展的动能分散而均匀,避免了‘一区独大’的结构性风险。”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雁阵效应’让我们在经济波动中更具抗风险能力和内在活力,各镇特色发展,共同抬高了江都全域发展的底板,亦是富民增收、实现共富的关键路径。”强大的镇域经济成为江都投资潜力与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坚实底座。

从综合实力的产业根基,到投资潜力的磁场效应,再到绿色发展的战略转身,最终落脚于镇域经济的繁星满天——江都以均衡、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绘就了一幅强区与富民共进、产业与生态共赢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