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育新苗!顺义师生亮相农民艺术节 “乡村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30 16:03:33 浏览量:1
一段清脆的快板,敲响市集的热闹烟火气;一曲淳朴的村歌,唱出乡土的深情厚谊……日前,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在通州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会展中心举行,汇聚了全市各涉农区的优秀文艺节目。活动中,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中学师生以张镇民歌经典曲目《卖饺子》亮相“村歌联唱”环节,成为学校美育与非遗传承的生动育人实践。
汇演中,张镇中学音乐教师、张镇民歌传承人高长明带领学生演唱了顺义区张镇民歌《卖饺子》。三名学生身着蓝布褂配花围裙,尽显京郊农家孩童的质朴灵动。学生们以质朴的唱腔、活泼的表演,生动展现了张镇民歌的独特韵味和京郊文化的魅力。
“刚上台时手心还在冒汗,但听到伴奏响起,想到高老师平时带着我们一句句抠唱腔、练动作,就慢慢放松下来了。”刚刚走下舞台的演出学生田佳滢难掩兴奋,脸颊还带着表演时的红晕,“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市级大舞台上唱歌,而且唱的是我们张镇自己的民歌,特别骄傲!要是没有学校的平台,我没机会让这么多人听到家乡的声音。”
长期以来,张镇中学致力于将本土非遗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此次师生登上“乡村大舞台”的实践,是学校一贯坚持“以文化人、以艺育人”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将草编、民歌等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通过“非遗过大年”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锻炼能力的平台。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学生艺术团队多次在区、市级活动中亮相。
“农村学校的特色,就藏在本土的文化里。我们搭平台、开课程,就是想让孩子们从小触摸家乡的文化根脉。” 张镇中学校长胡伦权表示,“很多孩子一开始觉得没意思,但当他们亲手编出第一个草编青蛙、在舞台上唱响第一句家乡民歌时,眼里是有光的。这就是平台的意义——不仅能传承非遗,更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未来,我们还会打造‘非遗+实践’‘非遗+展演’的特色体系,让更多孩子能站上舞台,让张镇的非遗文化真正‘活’在校园、‘火’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