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小梦——再见杨绛》首演
发布时间:2025-09-30 02:53:24 浏览量:2
9月26日晚,由济南市“艺术名家工作室”——赵宇舞蹈艺术工作室主持创作,济南市歌舞剧院排演推出的舞剧《小梦——再见杨绛》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艺厅圆满完成首场汇报演出,为市民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交融的艺术盛宴。
灵感溯源:采撷文学,凝练艺术
这部舞剧的灵感深深植根于杨绛女士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她那部感动无数人的散文集《我们仨》,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成为编导创作的灵感富矿。从杨绛女士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到与钱钟书先生相识相知、携手踏上求学与创作之路,再到一家三口在岁月长河中相互扶持的温暖日常,这些珍贵的生活片段,经过编导的精心挖掘与打磨,成为舞剧中触动人心的动人篇章。同时,杨绛女士在文学创作上的丰硕成果,以及经典译作《堂吉诃德》背后的故事,也为舞剧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舞段巧设:梦境叙事,情韵悠长
舞剧由三幕组成,凭借巧妙的叙事性舞段设计,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为将文学搬上舞台,本剧创造性地采取“梦境”为叙事容器,构建“现实—梦境—现实”的循环结构:从老年杨绛伏案整理文稿时的“入梦”切入,借“糖的掉落”“台灯闪烁”等细节触发回忆,在梦中回溯与钱钟书的初恋、与女儿的温情日常,回溯“我们俩”“我们仨”的幸福时光;再以“梦醒”直面亲人“他们俩”离世的痛,最终落脚于“我”对生命的坦然回望。通过“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真切”交织,将杨绛文字中的情感与哲思转化为可感知的肢体语言。
青春力量:年轻团队,活力赋能
作为一部轻量化的舞剧,《小梦——再见杨绛》的创作与演绎中,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成为舞台的中坚力量。该剧主创主演团队大多由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组成,他们为这部舞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创新精神。在舞台上,这些青年演员们以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表演,将复杂的情感与舞蹈技巧完美融合。他们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将杨绛女士面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脉络。正是这样一支年轻化的团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为《小梦——再见杨绛》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他们打破传统的束缚,勇于尝试新颖的舞蹈编排和表现手法,将现代舞蹈元素与经典文学故事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让这部舞剧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杨绛女士的精神世界,感受文学与舞蹈碰撞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舞美添彩:精雕细琢,烘托情境
本剧的舞美设计别具匠心。灯光随剧情起伏,巧妙变换色调与明暗,渲染出不同氛围。温馨场景中,暖光柔和铺洒;艰难时刻,冷光与阴影交织,增强视觉冲击力。服装设计贴合时代特征,主角杨绛的服饰从青年的清新,到老年的质朴,材质与剪裁皆细腻还原时代风貌,助力演员塑造角色。道具制作精巧有趣,每一件都与情节紧密相关,如象征情感传递的糖果、见证岁月流逝的书桌,承载着深厚情感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