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陶昕然离婚后独自带女儿,已走出低迷,8岁何陶瘦高个头发黑又密

发布时间:2025-10-01 19:28:05  浏览量:2

公众人物的婚姻变动往往易受关注,而离婚后如何平衡个人生活与子女成长,更考验其对生活的掌控力与对孩子的责任感。演员陶昕然自今年 3 月宣布与何建泽结束 10 年婚姻后,便较少公开提及私人生活,近日她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陪女儿过暑假的日常,这也是其离婚后首次晒娃。照片中女儿的活泼身影与陶昕然字里行间的从容,展现出一位单亲妈妈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更让人看到她对女儿细致入微的保护与独特的教育理念。

离婚后的坦诚:从 “迷失自我” 到 “寻找舒服状态”

今年 3 月初,陶昕然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与何建泽离婚的消息,文中明确表示 “没有狗血的剧情”,语气平静且坦诚,避免了外界对这段婚姻破裂的过度猜测。随后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她进一步透露了离婚的深层原因 —— 那段时间,她时常陷入自我怀疑,“早上醒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前喜欢的书法、插花,拿起工具却没了力气;陪女儿时也会走神,感觉自己像个‘空心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兴趣,也没有支撑生活的能量”。

她提到,自己曾尝试 “勉强维持”,比如刻意营造家庭和睦的氛围,强迫自己投入原本不感兴趣的家庭活动,但这种 “假装” 让她愈发疲惫。最终她选择坦诚面对内心,“与其让孩子在一个没有温度的‘完整家庭’里长大,不如让她看到妈妈敢于追求舒服状态的勇气”。这番话没有抱怨,也没有指责,只有对自我状态的清醒认知与对孩子成长的长远考量,让不少网友感受到她的理性与通透。

晒娃细节:背影里的保护与女儿的鲜活模样

陶昕然此次分享的陪娃照片,没有华丽的布景,全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场景。从照片中能看到,8 岁的女儿何陶已长高不少,因从小学习舞蹈,她的体态格外挺拔 —— 背影照里,何陶穿着一条浅紫色的棉麻连衣裙,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纤细的胳膊自然垂在身侧,小肩膀挺得笔直,扎在脑后的马尾辫随着她的跑动微微扬起,能隐约看到发尾因跑动而散开的细碎发丝。

另一张照片里,何陶正和小伙伴在草坪上玩耍:她微微弯腰,双手放在膝盖上,似乎在听小伙伴讲有趣的事,脸上虽未露正脸,但从她微微侧过的脸颊轮廓与轻轻上扬的嘴角弧度,能猜到她正笑得开心。陶昕然配文提到 “女儿和小伙伴在一起时不要太开心”,简单一句话,勾勒出孩子无忧无虑的模样。

值得关注的是,与离婚前偶尔会晒出女儿正脸照不同,此次分享的照片里,何陶全是背影或侧脸(侧脸也被轻微模糊处理)。比如有一张母女同框的背影照:陶昕然穿着米白色 T 恤,右手轻轻搭在女儿的肩膀上,何陶的小手攥着妈妈的衣角,两人并肩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她们身上,画面温暖却刻意避开了孩子的正脸。这种细节处理,显然是陶昕然为了避免女儿被外界过多打扰,用温柔的方式为孩子筑起了一道 “隐私保护墙”。

从照片细节还能发现,何陶的发质格外优越 —— 扎起的马尾乌黑发亮,发丝浓密且有光泽,跑动时马尾在空中划出弧线,能看出头发保养得很好。结合陶昕然此前提到 “女儿从小学习舞蹈”,不难推测,她不仅关注女儿的兴趣培养,更在生活细节上悉心照料,让孩子在成长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教育理念:拒绝 “鸡娃”,让女儿活成 “自己”

陶昕然在配文中写下 “童年,尽情玩耍跟学习一样重要”,这句话恰好呼应了她此前在节目中谈及的教育理念。作为从小在 “严格管教” 中长大的孩子,陶昕然曾透露,自己童年时父母对她的要求极高:“每天放学后要先练 1 小时钢琴,再做 2 小时作业,周末还要学书法和绘画,几乎没有自己选择的时间,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半天时间去公园玩。”

正因有过这样的成长经历,她在教育女儿时格外注重 “尊重与自由”。她明确反对 “鸡娃”,不强迫女儿参加各类补习班,而是根据女儿的兴趣选择了舞蹈 —— 何陶喜欢跟着音乐摆动身体,陶昕然便为她挑选了一家注重 “兴趣培养” 的舞蹈机构,从不要求女儿 “必须考级”“必须跳得完美”,只在女儿练舞累了时,递上一杯温水,陪她坐在镜子前复盘 “哪里跳得开心”。

这种教育理念也体现在生活小事中:前段时间陶昕然还晒过女儿用黏土捏的手工作品 —— 那是一个迷你的 “母女合照”,黏土捏的 “妈妈” 扎着简单的丸子头,穿着天蓝色的裙子;“女儿” 则梳着和现实中一样的马尾,穿着粉色的小裙子,两人的手紧紧拉在一起。作品没有复杂的造型,颜色搭配却充满孩子的童真,更引人注意的是,黏土作品里只有 “妈妈” 和 “女儿”,没有 “爸爸” 的形象。陶昕然在当时的配文中没有过多解释,但结合如今的情况来看,这或许暗示着女儿何陶早已知晓父母分开的事实,而陶昕然没有刻意隐瞒,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让她自然接受家庭的变化。

陶昕然曾说:“我不希望女儿成为‘我的延续’,她可以喜欢舞蹈,也可以将来放弃舞蹈去学画画、学写作,只要她能在过程中找到快乐,知道‘自己是谁’,就足够了。” 这种不功利、重本心的教育观,让不少家长产生共鸣。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焦虑的松弛感

除了分享女儿的日常,陶昕然在配文中也提及自己的近况:“不工作的时候就好好陪女儿,不能陪女儿的时候就努力工作”。简单一句话,勾勒出她离婚后的生活节奏 —— 今年以来,她仅接拍了一部都市情感剧,且饰演的是戏份不多的女配角。据了解,这部剧的拍摄地点集中在北京,拍摄周期仅 3 周,全程没有长期出差,既满足了她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也未影响对女儿的陪伴。

面对 “戏份减少” 的疑问,陶昕然从未表现出焦虑。她曾在私下与朋友交流时提到:“以前接戏会考虑‘角色是否重要’‘戏份是否够多’,现在更在意‘拍摄时间是否灵活’‘角色是否能让自己有新鲜感’。” 比如这次饰演的女配角,是一位职场妈妈,角色身上 “平衡工作与育儿” 的特质,让她有很强的代入感,拍摄时也能更自然地诠释人物情绪。

不工作的日子里,陶昕然的生活围绕着女儿展开:每天早上送女儿去舞蹈课,中午回家为女儿做她爱吃的番茄牛腩面;下午陪女儿去图书馆读绘本,女儿看书时,她便坐在旁边看剧本或写随笔;周末会带女儿去公园放风筝、野餐,或是在家一起做手工。有网友偶然在舞蹈机构门口拍到过她们母女:陶昕然穿着休闲的牛仔裤和白色帆布鞋,手里提着女儿的舞蹈包,女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喊 “妈妈快点”,她则笑着加快脚步,眼神里满是温柔。

抚养权背后:对女儿的全方位陪伴

尽管陶昕然从未公开提及女儿的抚养权问题,但从她离婚后的生活分享与日常动态来看,何陶大部分时间都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相较于何建泽(虽也是演员,但近年来作品较少,公众认知度远不如陶昕然),陶昕然显然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女儿 —— 她接戏时会优先选择北京本地的剧组,避免长期在外拍摄;遇到需要短期出差的工作,会提前安排好女儿的生活,比如让母亲来家里照顾,每天晚上雷打不动与女儿视频通话,询问她当天的学习与生活。

从物质层面来看,陶昕然的事业状态也能为女儿提供更稳定的成长环境:她为女儿选择的舞蹈机构师资优良,平时会带女儿参加各类儿童艺术展,拓宽视野;女儿的衣物、文具虽不追求奢侈品牌,但均是品质有保障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情感层面的陪伴 —— 她会记住女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在生日时为她准备主题蛋糕;会耐心听女儿讲学校里的小事,哪怕是 “同桌今天借了我一块橡皮” 这样的琐碎话题,也会认真回应;女儿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她会蹲下来与女儿平视,轻轻摸她的头,陪她慢慢梳理情绪。

陶昕然的此次分享,没有刻意营造 “单亲妈妈不易” 的氛围,也没有过度展现 “积极乐观” 的人设,只是用平实的文字与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记录下陪女儿过暑假的日常。这种松弛与真诚,既让外界看到她离婚后的生活状态,也让更多人理解:婚姻的结束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对孩子而言,父母的爱与陪伴,远比 “完整的家庭外壳” 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