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走到黄金口》:码头人生的家书
发布时间:2025-09-30 20:27:56 浏览量:2
不知道在你的家乡,过中秋节时有什么习俗呢?
在中秋节这一天,孩子们经常会戴兔头帽和玩兔子灯,寓意健康长寿。古代的女性也会在中秋夜焚香问卜,预测未来。
而在《一起走到黄金口》这本书里,也有一篇散文中提到了中秋的事情。作者提到,自己记忆里的中秋节,有秋风,有蟋蟀,有吴刚。平时没人关心月亮,但到了中秋这一天,老人会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话,小孩子会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
里面还讲述了许多关于中秋与月亮的神话传说。古时候的荆楚之地,还有一种基本消失了的古代中秋习俗,叫做舞流星香球。就是将一根竹棍插入一颗柚子中,柚子上插满点燃了的香签,孩子们吃着月饼,举着这个流星香球,到处乱跑和玩耍。据说这样做,月神就能保佑平安健康。
这本书是作家陈应松倾情撰写的对故乡的一本怀旧散文集,他主要讲述了湖北荆州水乡古镇黄金口,精心收录了为"烟波江上""乡关何处""灯火谁家"三大篇章。他以清丽婉约的笔调、细腻入微的观察和饱含深情的文字,将这个古镇的千年文脉、往昔荣光与市井百态娓娓道来。
书里既有码头樯帆如林的繁华盛景,又有青石巷陌里的民俗掌故;既流淌着荆江的粼粼波光,又沉淀着乡音俚语的独特韵味。通过街道、河流、田野四季的立体描绘,以及形形色色人物与事件的鲜活再现,引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水运鼎盛时期的码头人生,在文字构筑的时空长廊中,寻回那份深藏于记忆褶皱里的故乡温情与精神原乡。
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记忆的梳理,更是一场对水乡文明的深情致敬。作者将码头的喧嚣和巷子的烟火在文字里重生,让读者看到他自己的真正的故乡。不妨翻开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好好在美丽的文字憩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