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舞台:人机共登场再现城市服务群像
发布时间:2025-10-03 11:02:55 浏览量:1
假期的城市,不仅有欢声笑语的游客,也有默默奔忙的身影。保洁员清洁广场、冲刷路面,网约车司机穿梭接送,外卖小哥在车流间疾行;与此同时,无人机在空中巡查,智能警车在街头巡逻,服务机器人在景区答疑。人和机器共同登场,让节日里的城市既忙碌又有序,既充满温度,也多了几分智慧。
忙碌的身影
民园广场洁净升级 让游客“席地而坐 不脏衣裤”
·时间:10月2日 6:00
·地点:民园广场
国庆假期的民园广场。 记者 吴迪 摄
天刚蒙蒙亮,民园广场晨雾未散,磨地机的嗡嗡声打破宁静。记者在现场看到,20余名保洁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正在使用磨地机、草坪扫地机、高压冲水机,对广场内的塑胶跑道、中央草坪、长廊、下沉广场进行分区域清洗,连地砖里的缝隙都不放过。
“平时我们每天‘2洗扫+3冲水’,国庆中秋假期得翻倍。”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焦健介绍,广场面积5.8万平方米,假期人流量剧增,需要通过“人工+机械”联合作业,保洁人员比平日增加一倍。
上午8时,广场在全面清洁后焕然一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时起,游客高峰到来,中央草坪上,游客们席地而坐、孩童嬉戏奔跑。“躺在草坪上,看着蓝天白云,喝着奶茶,太惬意了。”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周女士笑着说。
与此同时,垃圾清运三轮车顺着长廊巡回。中央草坪上,保洁员地毯式巡查,随时接过游客递来的饮料杯或拾起纸屑,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席地而坐 不脏衣裤”成为游客们的共同感受。
假期首日 解放桥进入“手动”指挥模式
·时间:10月1日 21:45
·地点:解放桥与张自忠路交口
当晚,记者在解放桥与张自忠路交口见到交管和平支队泰安道大队交警张越的时候,他已坚守岗位5个多小时,“我们6名警员16时上岗,晚饭都是抽空在车里吃。国庆中秋假期首日解放桥的流量比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现场,解放桥与张自忠路交口的交通信号灯已调至黄色闪灯,路口全面进入“手动”指挥模式。交警、管片民警、保安人员用隔离护栏设置出人流通道,“荧光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维持秩序。“最初我们采取行人与车辆交替通行措施,19时40分开始,解放桥行人流量达到高峰,我们实施车辆临时断交措施。”张越介绍。
世纪钟的指针指向22时,交警高一鸣背上大喇叭喊话:“请大家不要停留,快速通过!”“车辆和行人交替通行,注意安全!”随着隔离设施恢复交替开启,车辆行人重新有序通行。
“我们在路口‘手动’指挥,依赖背后强大的信息支撑。20多天前,我们就开始准备疏导方案,参照去年“十一”、今年“五一”、暑期的历史流量数据,将津湾地区分成11个分区,下设管理单元,配备专人值守。实时流量信息来自公安交管各级指挥平台的全景视频信息及电子地图、旅游平台和外卖平台推送的综合数据。解放桥一个路口断交,远端南开区的路口流量信息我们都要参考。”张越告诉记者。
22时45分,解放桥恢复正常通行,路口灯控也很快恢复。23时10分,交警在解放桥的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执勤,正式结束。
“红马甲”放弃休假 走进村庄义务理发
·时间:10月2日 10:00
·地点:宝坻区霍各庄镇高八庄村
国庆中秋假期,当人们沉浸在外出旅游的快乐时,有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却在背后默默付出,他们就是宝坻区一家亲青年志愿服务社的志愿者。连日来,他们放弃休假,走进村庄开展义务理发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10月2日上午10时,义务理发服务队来到宝坻区霍各庄镇高八庄村为村里的老人义务理发,他们的到来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大爷,天冷了,给您头发留长点……”在高八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义务理发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地向每一位老人询问对发型的要求。在经过短暂的沟通后,他们拿出推剪、梳子、电吹风等理发工具,一边熟练地为老人们理发,一边和老人们唠着家常,询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
志愿者们娴熟的理发技术和暖心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很受感动。“真是太方便啦,咱们不用离开村子就能免费理发,真得好好感谢这些好心的志愿者。”刚刚理完发的72岁村民张大爷和身边的老伙伴儿们诉说着内心的感激。
外卖小哥聂大伟的国庆“加速跑”
·时间:10月1日 7:00
·地点: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与马场道附近
天色微亮,外卖小哥“闪电霹雳小电驴”聂大伟已骑上电动车驶出自家小区,奔赴河西区气象台路与马场道区域的“配送战场”。原本计划下午5点收工陪家人,但不断弹出的订单提示,让他舍不得按下“暂停键”。
“十一”当天,他的轨迹穿梭在40多家餐馆之间,从早餐店的热粥到火锅店的食材,餐箱里装着不同家庭的节日美味。除了中途花10分钟充换电,他几乎都在赶路。到傍晚时,仪表盘定格在230多公里。
“平时一天也就80多单的量,今天接了120多单。假期单子没有规律,早中晚都有高峰。”聂大伟说,不少同行回家过节,留下的订单集中到在岗骑手身上,虽然忙得连喝水都要见缝插针,但收入也比平时多了30%,这份回报让他觉得累点儿也值了。
18时,最后一份外卖顺利送达,他才卸下沾满油污的餐箱。夕阳下,电动车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一天的奔波,既是为了自己的小家,也为无数家庭的餐桌送去节日的温暖。
网约车司机用车轮守护团圆路
·时间:10月1日 5:00;10月1日 7:30
·地点:河西区体院北滨湖大厦;津南区泓安园
清晨5时,网约车司机毛毛开启“错峰出车”模式,从河西区体院北滨湖大厦出发。
“今天外地游客订单量激增,我最憷头的就是载游客去市区景区,真堵。”说话间,毛毛又接了一单赶往五大道文化旅游景区的活儿,凭经验为游客合理规划路线,从古文化街旅游区到五大道,仅用30分钟跑完这最堵6公里,“今天全程连单不断,到下午4点半,我完成33单,跑200多公里,到手450元,流水较平日确实多了不少。”毛毛比平时提前一小时收车,要早点回家和家人共度佳节,一天的奔波也因这份期待变得温暖。
网约车司机老许则另辟蹊径,选了包车司机的业务。早上7点半从津南区泓安园出发,老许接上李先生一家赶往蓟州区盘山农家院。“都别动,我来搬。”老许快速将李先生一家的行李装上车。“咱们天津这几年发展真快,看这马路和城市环境,宽敞又整洁,特有活力的感觉。”历经两小时,120多公里,顺利抵达目的地。放下行李,吃过午饭,老许又带着大家转了几个景区。下午4点左右,又赶去机场接机。截至收车,老许跑了300多公里、收入约400元。两位司机均表示,国庆订单已排满,虽忙碌但充实。
上阵的机器
“空中卫士”助力安全巡查和人流疏导
·时间:10月1日 12:00
·地点:国家海洋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水边危险,请注意安全。”此时,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户外亲水平台,一架圆柱形无人机正悬停在空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完成巡查后,它返回机场“宝莲灯”内,自动更换电池后再次升空巡检。
这些在空中巡查的“小精灵”,是云圣智能和天津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携手打造的。云圣智能相关负责人蒋利介绍,无人机配套一个无人机机场,机场内置精密器械控制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与吊舱、自动回收检测、自动维修及固件升级。“可实现无人机高频次、常态化、无人值守化地自主巡检。目前在生态城已布设6套设备,几乎做到全域覆盖。”蒋利说。
除了安全巡查,无人机在人流疏导方面也大显身手。“以前靠嗓子喊,现在有无人机帮忙,效率高多了。”东堤公园景区工作人员李师傅说。“借助无人机,管理方能快速了解到人员密集区域分布情况,将现场情况实时传输到中央指挥大厅,再通过无人机喊话、小程序等功能,引导游客到人流较少的区域。”云圣智能华北区项目经理王源德说。
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亮相 假日安保添“智慧力量”
·时间:10月1日 10:30
·地点:公安河西分局梅江综合警务站
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
“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国庆假期的第一趟巡逻,出发!”10月1日10时30分,公安河西分局梅江派出所社区辅警索一尘按下遥控按钮,开启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
启动、过卡……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按照既定线路自动驶上环岛西路。遇到行人或障碍时,车辆会自动停车或者避让,智能感十足。“该车达到L4级自动驾驶标准,单次充电可巡航160公里,巡逻时长约2至3小时。根据不同场景,时速可设置在5公里至40公里/小时。它还可定点停靠,承担安全宣传、治安巡查、应急救援、移动监控等任务。国庆期间,来梅江地区看夜景的游客较多,我们重新调整了无人巡逻路线,以覆盖游客高峰。”公安河西分局科技信息化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刘晓伟告诉记者。
“公安河西分局已在梅江、文化中心、太湖路、柳林等巡逻区域,配备了8辆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测试使用。数据显示,该车压降了至少10%的治安警情。”刘晓伟表示。
“梦想”号靠泊 机器人秒级比对智能放行
·时间:10月1日 8:00
·地点: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梦想”号邮轮缓缓靠泊。梯口处一台通体银白的“自动行进监护巡检机器人”正整装待命。它循着电子化监护指令自动生成最优路径,从“营房”精准抵达“执勤岗位”,镜头实时对准登轮通道,开始了“双节”期间的口岸守护工作。
“请您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机器人的语音提示清晰响起,引导邮轮作业人员和船员完成证件核验。与此同时,它的“眼睛”快速采集人员生物特征,与后台数据进行秒级比对,同步核验登轮许可资格;它的“大脑”则自动统计登离轮人员状态,一旦出现违规情形,便会立即触发预警。东疆边检站执勤四队教导员董亮介绍:“机器人为船舶放行审批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使国际航行船舶每航次平均缩短1小时在港时长。”
据介绍,该机器人还能通过学习典型案例,主动识别违法违规行为。此前,它已成功预警6起未经许可擅自登轮事件,用科技力量织密口岸安全网。
“虚拟导游”+“机械腿” 解锁“智慧长城游”
·时间:10月2日 10:30
·地点:黄崖关长城游客服务中心
在被称作“登山神器”的人类外骨骼机器人旁,大批游客正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使用方法。“来之前就听说黄崖关长城常规游览东线坡陡阶多,很多人爬不上去。像我这样平时缺少锻炼的,更不可能了。”来自浙江杭州的62岁鲍先生笑称自己体力不足,他想借助这个“外挂”挑战东线登长城陡坡。两臂穿过背带,然后调节好肩部、腰部和腿部的绑带,像背个小书包一样,设备很快穿戴整齐。按动启动按钮,鲍先生走了两步说:“腰部有支撑了,一抬腿就有一股向前的力帮我迈腿。”记者在现场看到,租赁人体外骨骼机器人的不仅有中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现场负责设备调试的工作人员钱先生介绍,仅10月1日当天,就有600多人租用了该设备。
除了“机械腿”,虚拟导游“小嬴”同样吸引眼球。打开微信小程序,三维地图即可呈现景区全貌,并结合游客实时位置,智能规划最优游览路线。“小赢”一对一的语音讲解,将黄崖夕照、太平寨等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位置共享功能还能帮助同行伙伴儿快速相互定位,即使人海茫茫,也不怕走散。
这个假期,科技的助力,让黄崖关长城的登临之旅更轻松、更智慧。
蓟州特警启用 无人机立体巡防
·时间:10月1日 10:02
·地点:蓟州盘山风景名胜区
金秋时节的蓟州盘山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10月1日10时02分,公安蓟州分局特警支队特警队员娴熟操控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巡控。
在险要路段,无人机化身“空中哨兵”,通过扩音器发出温馨提示:“山路陡峭,请大家注意脚下,保持安全距离!”清晰的提醒声在山谷间回响,让游客倍感安心。
这些“空中哨兵”还具备出色的寻物能力。13时许,一架无人机飞越天成寺景点时,发现护栏上有一个被遗忘的背包。特警立即通过空中喊话寻找失主,并调度地面警力协助。仅用几分钟,尚未走远的失主就从民警手中领回了背包。
国庆、中秋假期,公安蓟州分局特警支队引入无人机技术,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巡防体系,运用科技手段保障着游客出行安全。
(记者 庄媛 王赫岩 何欣 房志勇 胡智伟 吕献峰 李倩 记者 吴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