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同升国旗 共跳舞蹈——乌鲁木齐各族群众欢度国庆佳节

发布时间:2025-10-03 23:50:12  浏览量:1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6周年华诞,乌鲁木齐市各族干部群众以升旗仪式、文艺汇演、趣味互动等多种形式,共庆祖国生日,共话团结情谊,在欢声笑语中凝聚奋进力量,让爱国情怀在秋日里热烈绽放。

10月1日,大巴扎景区举行升国旗仪式。 图为 现场各族群众齐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升国旗忆初心 老党员歌声诉深情

10月1日10时,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升旗仪式准时开始,街道国旗护卫队队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场的各族干部群众目光紧紧追随国旗,齐声高唱国歌,激昂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每一个音符都满含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10月1日10时,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各族群众共度国庆佳节。 受访者供图

“我来新疆整整56年了,党的关怀让我在磨砺中成长!”升旗仪式上,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王秀娟的发言,让现场不少人红了眼眶。她回忆起1969年,22岁的自己怀揣热忱来到新疆,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荣的巨变。

“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跟党走!”话音刚落,她现场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新疆啊,新疆,我深深地热爱您》,嘹亮的歌声里满是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的深情。

同日,天山区新华南路街道团结西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近60位社区干部、居民、退休党员和志愿者围坐在一起。“邻里话团圆”环节中,退休党员们翻开记忆的相册,讲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从泥泞小路到柏油大道,从土坯房到高楼大厦,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时代的温度;年轻居民则分享着异乡打拼的经历,说着在社区感受到的温暖。

居民王淑芬捧着手中的月饼笑着说:“和大家一起庆国庆、吃月饼,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亲切!”

10月1日,大巴扎景区举行升国旗仪式。 图为现场少先队员行队礼。 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歌舞趣游齐上阵 各族群众同欢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9月30日,经开区(头屯河区)广州街社区活动现场,开场舞蹈《好日子》一亮相,就点燃了全场热情。随后,太极拳表演刚柔并济,独唱《梨花颂》婉转悠扬,大合唱《打靶归来》气势昂扬,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台下观众看得入迷,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广州街社区,居民正在唱歌庆国庆。记者唐红梅 通讯员冯颖坤摄

文艺汇演结束后,“老照片分享会”温情开启。居民杨飞飞拿出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老照片,18岁的她和同学们站在红山塔下,笑容青涩却充满朝气。

“那时候我们眼里有光,如今看着荒山变盛景,真是打心底里感谢祖国!”杨飞飞的话引发了在场居民的共鸣,大家纷纷拿出自家的老照片,分享背后的岁月故事,在回忆中感受“小家”与“大国”的紧密联结。

10月1日,大巴扎景区举行升国旗仪式。 图为 现场少先队员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乌拉泊街道同心路南社区的小广场上,同样洋溢着喜庆氛围。大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唱出对祖国的祝福,诗朗诵《祖国颂歌》饱含深情,广场舞《今天是个好日子》节奏欢快,乐器表演《母亲是中华》悠扬动人,18个居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接连登场,各族干部居民载歌载舞,脸上的笑容比秋日阳光更灿烂。

乌拉泊街道同心路南社区举办文艺汇演,各族居民自编自演节目、载歌载舞,欢庆佳节。记者史传芝摄

57岁居民段青是此次文艺汇演的总导演,退休前负责办公室工作的她,主动发挥组织协调专长,她说,大家积极性高,都想用好节目为祖国庆生。

乌拉泊街道同心路南社区举办文艺汇演,各族居民自编自演节目、载歌载舞,欢庆佳节。记者史传芝摄

乌鲁木齐县甘沟乡硫磺沟社区则开展了一场“趣味运动会”。踢毽子比赛中,选手们脚尖轻挑,彩色毽子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旱地钓鱼区,孩子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控鱼竿;翻杯子接力赛里,参赛队员动作敏捷,一旁加油的居民喊得嗓子都哑了。

“既锻炼了身体,又和大家一起庆国庆,太热闹了!”手里攥着获奖小礼品的居民陈月梅,脸上满是幸福的笑意。

高新区(新市区)二工乡湖州路东社区的活动也别具特色。舞蹈《精忠报国》拉开序幕,随后的器乐演奏赢得阵阵掌声;有奖问答环节,居民们踊跃举手,围绕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等知识展开互动,答对的人拿着小奖品笑得合不拢嘴;套圈、投壶等趣味游戏更是让现场气氛爆棚,居民周海霞玩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活动把邻居们聚在一起,太有节日氛围了!”说着,周海霞便加入到热闹的麦西热甫队伍中,和大家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

10月1日,大巴扎景区举行升国旗仪式。 图为升旗仪式结束后,现场群众组成“76”字样的造型,与国旗合影。 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暖心关怀送上门 困难群体收获“全天候温暖”

国庆佳节,温暖从不缺席。

碱沟社区党总支开展了“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党员志愿者们带着低糖月饼和24小时应急联系卡,敲开了一位位困难居民的家门。

81岁居民李清林接过志愿者王斌递来的月饼,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泛起泪光。

近日,米东区碱沟社区志愿者走进特殊人群家中,帮助打扫卫生等,让他们舒心过节。记者贾梦妍摄

“阿姨,节日快乐,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王斌一边帮老人整理药箱,一边耐心叮嘱用药注意事项,细致的关怀让老人心里暖暖的。

在残疾人郑向东家中,志愿者时天荣拿起扫帚,认真帮他打扫卫生,擦桌子、拖地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等中秋节,我还来看你!”打扫完,时天荣坐在郑向东身边,陪他聊起家常,温馨的画面格外动人。

碱沟社区党总支书记苏伟说:“我们始终把特殊群体的需求放在心上,不仅要送上节日祝福,更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今后会继续织密关爱网,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常伴大家左右。”

晨光里的“红色仪式”

在米东区卡子湾街道华龙社区,83岁的老党员张乾玉早早来到广场,这已是他连续第十五年参加升旗仪式。国歌响起时,他挺直脊梁,目光紧随着缓缓升起的国旗。“从社区第一次组织升旗,我就没落下过。”他声音沙哑却坚定,“看着国旗升起来,心里就踏实。”

卡子湾街道华龙社区举行升旗仪式。 记者刘青霞摄

晨光中,68岁的韩建祥举着手机,小心调整角度,想要将国旗、人群与晨光一同收进镜头。
65岁的退伍军人段丽红始终保持军礼,腰背挺直,“对国旗的感情不一样。社区办这样的活动,能让年轻人记住这份庄重。”

同一时间,在天山区幸福路街道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小广场上,自治区、市、天山区社会工作部干部,志愿者代表以及社区干部、居民等200余人参加了升旗仪式。三名护旗手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国旗走向旗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行注目礼。

随后的分享环节中,市委社会工作部西部计划志愿者赵行谈起在基层帮老人办理社保卡的经历,“听到老人笑着说‘谢谢’,才真正理解了‘奉献’二字的重量”。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尼各尔阿依・阿帕尔指着家乡新修的马路感慨,“我要留下来,为她出一份力”。乌鲁木齐市第85中学八年级学生努尔尼萨・麦提茹紧握话筒,声音清亮:“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成为让祖国骄傲的新一代。”

育林社区举行“与国同梦”集体生日会。记者刘青霞摄

在育林社区,身着白色衬衣的党员队伍格外醒目,胸前的党徽在晨光中闪烁。家住五建家属院的何不难阿姨在升旗时悄悄擦了擦眼角,“和邻居们一起看着国旗升起,这种感觉特别不一样,心里又暖又激动。”党员陕伦树低头轻抚胸前的党徽,“戴着它参加升旗,就是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党员,要为大家带好头。”

从庄严的升旗仪式到热闹的文艺汇演,从温情的老照片分享到有趣的运动会,再到贴心的上门关怀,乌鲁木齐各区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也凝聚了团结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