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禾戏剧·大师之夜》舞者日记 | 张振国:跳舞就是跳舞

发布时间:2025-10-04 13:46:03  浏览量:2

我觉得即兴是一种状态,是自由的,是在舞者自己身体里慢慢长出来的。表演风格则不同,表演风格是作品定义的,不是演员自己定义的,我觉得是这样的。就像《-16》这样风格明显的作品,它是依靠编舞家的个人经历和阅历逐渐形成的,所以演员的表演风格是应该以创作者为先的。

《-16》是有一种思想表达蕴含其中的,同时能感觉到它有一种反抗的能量,就是对所有框框条条的一种不愿意被规训的能量和气场。排练现场让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和社会中的某个人而已,我可以很开心跳舞,可以发泄般地去把自己“扒光”,把所有“包装”和伪装的东西全部撕开。

《I wonder》(《I wonder where the dreams I don’t remember go》的简称,后文皆写作此)这部作品中有看似技术类的动作,它是需要全身肌肉配合的。刚一开始训练时没有力气,手就磨破了,一周以后伤口也就恢复好了,现在依然在慢慢适应如何抓握那些道具。它不只是要求演员能拉上去,而且要求没有任何波动的,很平稳地拉上去。看着很轻松,实际上是很用力的。

这部作品中的道具高度、与道具的互动模式、同伴的协作方式是之前没有接触过,需要不断尝试。人来到很高的地方就自然感觉到危险,心里会很紧张。尝试几次,身体熟悉那个高度和力道以后,就不会特别紧张,不会担心自己要摔下来了。对我个人而言,排练时我选择相信,相信同伴,相信道具。

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会有很多话不会说出来,都会放在心里,在两个人相处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一定有很多这样的瞬间。作品《I wonder》里,编舞就是要把这些给“抛”出来。我用这个尝试举例,两个人抱在一起,先小声说话,然后旁边有人会把两个人拉开。当分开得越远,两人对话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本来是在说悄悄话的两个人,因为距离越来越远,情绪很高涨的好话也会变成难听的话,生活当中也有这种状态,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当说出来的时候,因为声音太大,就显得是在质问对方。

舞者在舞台只是做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但是普通人在正常生活当中,一定不会用这个速度去做。它是需要功力的,需要一个舞者该有的素质以及该有的舞蹈质量。像我们排练的作品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动作,其实不是一个常规的舞蹈动作,是借助了很多道具去做,可能感觉不是在跳舞。甚至有人会觉得艺术体操和双杠、吊环运动员可以更好的完成这件事情。但是为什么要我们去体现这件事情?就是它是因为要让它更具有情绪表达,除了技巧外具有更多信息。

我在生活中很少疑惑,如果一定要让我去问别人,我也很怀疑对方表达的真实性。灵感,不是天天苦思冥想想出来的,一定是迸发的,一下子就出来的,这样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我觉得生命力是瞬间发生的,不是时间的堆砌。另外,我怕我向别人问多了,可能还会影响我的感觉。

跳得“爽”,对于我来说是舞蹈演员的魅力,让自己跳得很难受,观众看着也很难受。同时演员其实也是在把编导创作的内容传递给观众。比如说在跳某一段的时候,我自己在跳的过程当中,我都会觉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好像这里表达过了一点。当自己这样的时候——觉得不对的时候,继而传递出去的那些情绪,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赋予意义。跳舞就是跳舞,它是我现在想去干的事情,这个领域是我想探索的。这就够了。

《禾戏剧·大师之夜》

2025年10月24-25日(周五-周六)

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票价:180 280 380 480 680 880

*本场演出开放乐池(因个人身高差异,乐池及A区1、2排座椅无阶梯,二、三楼前排有栏杆,各楼层部分靠边靠后区域/位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视觉受限影响(含字幕),如有介意请谨慎选购。)

演出时长:约110分钟

(含两个中场休息,各15分钟)
*每人一券,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