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为国争光 | 亮相世界舞台 聆听来自成都“孔明”的“智疗”新声

发布时间:2025-10-04 15:05:22  浏览量:2

时光的年轮里,藏着无数人默默守护家国的身影。共庆祖国华诞,青羊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为国”系列主题报道,聚焦为国戍边、为国守仓、为国护家、为国争光、为国传承、为国守艺六个维度,用细腻笔触打捞那些沉静却有力量的故事,致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他们,是深耕实验室的科研人,为“大国粮仓”筑牢智慧安全屏障;是面对烈焰逆行而上的守护者,用果敢与担当护佑万家平安;是与古纸残卷为伴的修复师,在指尖流转间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记忆……不同的职业,同样的赤诚;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他们以平凡之躯扛起责任,汇聚成守护万家灯火、托起家国大爱的磅礴力量,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动人的“家国答卷”。

2025年9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来自中国成都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KONGMING”,以其在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的创新应用,成为全球学界关注的焦点。这款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癌专病中心杨懿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AI系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项口头报告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肺癌多学科诊疗(MDT)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和智慧医疗的前沿探索。

“将系统命名为‘KONGMING’(孔明),是希望它能像诸葛亮一样,成为MDT中的‘智慧军师’,辅助而非替代医生决策。”杨懿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命名不仅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传递出‘AI为人服务、技术辅助临床’的核心价值观。”

“KONGMING”系统采用“推理模型+GraphRAG”技术架构,结合自建的循证医学数据库,能够显著降低大模型幻觉率,确保输出内容的准确性与可溯性。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肺癌诊疗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全球肺癌诊疗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系统在设计上强调对医生思维的支持与拓展,尤其在复杂病例推理、最新证据整合、多学科方案平衡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助力临床决策从“经验驱动”迈向“证据+AI”双核驱动。这一以人为本的技术理念,赢得了国际同行对中国AI医疗发展路径的认同。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AI?因为国外的系统解决不了我们的实际问题。”杨教授直言,“国内患者多、医生负荷重,MDT常常难以高效开展。‘KONGMING’的研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如何让AI真正成为医生的‘智慧军师’,而非脱离临床的技术摆设。”

与部分国外系统试图替代医生的设计逻辑不同,“KONGMING” 始终坚守辅助定位:在跨学科意见存在争议时,它能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给出平衡方案;对年轻医生而言,它是快速成长的“实践导师”;对资深专家来说,它是优化决策的“智慧搭档”。

目前,“KONGMING”系统仍处于1.0阶段,其在复杂病例处理、多中心验证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不过,团队正积极与国内肺癌权威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蒲强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川粤肺线”多学科讨论学术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活动方式,共同推动四川地区肺癌多学科诊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惠及更多患者。

谈及未来发展,杨懿教授充满信心:“未来,‘KONGMING’有望实现多项系统功能突破,包括自动发起与管理MDT流程、智能化病例整理与循证溯源、患者端康复指导与长期随访管理等。”这些功能的落地,将显著提升肺癌诊疗的效率与连续性,为患者带来全周期的智慧医疗服务。

“KONGMING”系统的横空出世,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更是组织模式与诊疗理念的深度突破。它生动印证了多学科深度融合与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在提升肺癌诊疗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肺癌诊疗进入更加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新阶段,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肺癌专病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都经验”。

报道:张静

摄影:周颐

设计:李林芮

编辑:梁艺怀

转发周知,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