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才明白,婚姻里最重要的东西
发布时间:2025-10-05 14:57:02 浏览量:1
活到这把岁数,人生过半,本以为和老伴能就这样手牵手走到白头,谁曾想,最后还是走到了离婚这一步。那天搬去儿子家住,收拾旧物时翻出了当年的结婚证,红本子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卷了,翻开看到照片里两个年轻的脸庞,笑得那么真、那么甜,心里一下子像被什么狠狠揪住,喘不过气来。坐在床边愣了好久,才终于明白:婚姻里最伤人的,从来不是争吵,而是那种连争吵都懒得发生的沉默。
年轻那会儿,哪懂这些?刚结婚时住在筒子楼,屋子小得转个身都费劲,可心里是热的。我下班晚了,她总会站在楼道口张望,一见我回来就絮絮叨叨:“今天青菜贵了五毛”“隔壁老王家又吵架了,孩子都吓哭了”。我也愿意跟她讲单位里的事,谁偷懒了,谁升职了,哪怕是些琐碎小事,也能说笑到半夜。那时候,话多得说不完。
后来日子渐渐好了,换了大房子,孩子也长大了,可话却越来越少。也许是我在单位当了领导,整天忙生产、抓管理,回家只想躺着;也许是她一心扑在带孙子上,两人各忙各的,心也慢慢分开了。有次我发烧,夜里咳得厉害,想让她倒杯水,她翻个身说:“你自己不会倒?”我张了张嘴,终究没再开口。还有一次,她跟我说张阿姨跳广场舞摔了,我正看球赛,随口“嗯”了声,她立刻不说话,转身进屋,“砰”地关上门。那时只觉得老夫老妻,不必多言,可现在回想,那些沉默,其实都是心碎的声音。
如今一个人住,夜里听见隔壁老两口拌嘴,反倒羡慕起来。记得老舍先生说过:“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得互相迁就,互相理解,不然日子没法过。”以前不懂,现在才明白,迁就和理解,其实就是愿意和对方说话,哪怕是抱怨,哪怕是唠叨,至少说明心里还装着对方。
我有个老朋友,结婚四十多年,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跟老伴儿“汇报”一天的事,她也讲家里琐事,连孙子尿裤子都能笑出声。那时我还笑他没出息,如今才知,那才是最踏实的幸福。反观自己,后来饭桌上除了“吃饭了”“喝点汤”,再无别话,静得连筷子碰碗都听得清清楚楚,那种冷清,比吵架还让人心寒。
婚姻里,沉默不是金,是慢慢侵蚀感情的霜。你不讲,我不问,心就远了,最后成了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现在明白了,却已来不及。只希望年轻人们能懂:再忙,也别忘了和老伴说说话,哪怕说的是废话,也是暖人心的话。日子长,话不能短。多说一句,情就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