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央的美女舞者,风景里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5-10-09 06:50:00 浏览量:2
十月二号吧,吃过了老城区中央的一家本土饭菜,溜溜达达往家走。这个黄金周,没有一点点想要出去的想法。网上有关堵车和景点拥堵的文章、照片,看得差点得了“密集恐惧症”。还是在家好。用钱买累买不开心买拥挤的傻事,咱不做。用这钱的一半不到,可以全家人吃上几顿,开心不开心?得意不得意?
为了消食,也为了看看老城区的烟火,我们走了一条穿过城区的路。这一段地名,遗留了些当年金戈铁马的痕迹;那一段,则多了些文气。这座经过了两千多年岁月的老城,没有颓圮,依旧生机勃勃。
走到渡江桥头了,到河边漫步是我们的目标。从小路走到河边。渡江桥的晚上,全不是白天的模样。隐藏得很好的灯管,发出璀璨的光。桥洞、桥下的水、两岸映照的灯光里的各种树木,都是桥的陪衬,凸显主角的闪闪发光。
这是一条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线。近些年却是很少走了。每一天的忙忙碌碌,甚至让散步都没有时间,遑论晚上。这个晚上,孩子们跟在身边,淡淡的桂香夹着河水特有的氤氲,漫步不要太舒服!
在水边没走几步,看到河对面的水面上,有喷泉一圈一圈蛰伏的身影。这么大面积的喷泉装置,为什么不表演呢?这可是十月二号啊。忽然看到喷泉装置中间,有个圆圆的舞台。舞台上一个衣衫飘逸的女子,一动不动地站着。
进入八月,几乎都是阴雨天。八月十一的月亮,如果在晴天一定清清亮亮。那一刻却是薄薄的雾遮住了影影绰绰的弯月。那位女子静静伫立,是来自月宫的姮娥,还是从大唐穿越而来,看看曾经“扬一益二”的“扬”的如今繁华?
一艘夜游的船,从桥那边缓缓驶来。喷泉的水,开始舞动了。哦,原来,这里是为了给古运河水上夜游的客人准备的礼物。欢快的音乐,仿佛给喷泉注入了快乐的生命力。炫目的水幕,在空中组成光怪陆离的图形,为越来越近的游船,增添了无尽的新鲜感。
伫立的女子,随着音乐喷泉的舞动,也舞了起来。她身形袅娜,舞姿翩翩。宽衫在腰部收束,愈发显得她玲珑剔透。广袖舞起来,像是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时有意无意的挥洒。
准确地说,她不是在跳舞,而是摆出一个又一个固化的动作。是的,这样的动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船上游客拍照的需求。灯光水汽里,美女的翩翩舞动,犹如九天仙子下了凡尘。游船停在舞台的正中央,几乎完全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往前走了几步发现错了,赶紧走到船的后面。女子时而面对游船,时而给出窈窕的背影。温婉的腰身,不断高举放下的双臂,像出水芙蓉一般,映亮了水幕略带模糊的背景。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代“小李杜”之杜牧的《赠人二首·其一》,浮现在眼前。这位“娉娉袅袅”舞动的女子,比之“小杜”笔下的歌伎,孰美?
不知道。就像咱青莲居士说的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咱没见过大李小杜生活过的盛唐中唐,不知道让杜公子倾心的美人到底长成什么模样。猜度中感觉,和现在的美女应该大差不差吧。现在,不是比大唐更加开放与包容吗?
游船在水面打了个横。水面上的舞台,慢慢抬高,像真正的舞台一样高出水面很多。你不需要“溯洄从之”,也不需要“溯游从之”,她已在水的中央。
船上的游客更加兴奋。尖叫声欢呼声,我们站在岸边听得清清楚楚。女子的动作始终不变,有一点机械。这个晚上,她一个人孤独地在喷泉时而狂热时而安静的陪伴里,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舞蹈动作,该烦了。
女子,也再度舞动身姿,像喷泉与灯光一样,重复先前的动作。原来,她不是风景。她只是风景的背景板。“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名唤作瘦西湖”!瘦西湖是这样,比瘦西湖古老得多的大运河古运河段,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