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如江海凝清光,一首关于两场剑舞的长诗,写尽杜甫半世感慨
发布时间:2025-10-12 16:42:44 浏览量:7
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舞台中央,一位二十多岁的妙龄女子正在舞剑,她手中的剑器像被施了魔法,一会儿如雷霆般铿锵作响,一会又如月光般轻盈飘洒。
场外,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看呆了。这个男孩不是别人,正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杜甫。他被眼前这位名满全城的剑器表演艺术家公孙大娘,深深震撼,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半个世纪匆匆过去,已经经历了玄宗盛世、安史之乱、家道中落等人间烟火气之后,杜甫成为了一个饱经沧桑的知天命、近花甲的垂垂老者。
一日,杜甫在夔州友人家里观赏了一套精彩剑舞。台上女子辗转腾挪的架势,让他想起了六岁时的那场“艳遇”,问下来才知道,表演者李十二娘居然是当年那位公孙大娘的徒弟!
无尽感慨奔涌而来,杜甫随即写下一首长诗,留下了这段跨越半世的美好记忆。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让我们逐句解读一下。
01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昔日有位美女名“公孙大娘”,她表演的剑器舞常引发轰动。何其有幸,我年幼时观赏过她的表演,亲自验证了何谓名不虚传,并从此成为她的铁杆粉丝。
02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她的舞台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全是不可置信。天地为她震颤,人群为她噤声。只要她在台上,周遭都会因她的明亮生动而黯然失色。
03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她手中刀剑闪烁的光辉,如同后羿潇洒射落九个太阳般光芒耀眼。而她敏捷灵动的身姿,更像女神操控着龙车,在无限寰宇中纵横驰骋!
04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起舞时,她手中的剑凝聚起千钧之力,如同雷霆震怒,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收尾时,她摇落最后一缕剑辉,好似江海凝光,静谧幽远,淡定随心。
05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可她终究还是老了,红颜易逝韶华短,翩翩舞姿没云烟。幸运的是,她那精妙的舞艺被徒弟李十二娘传承下来,这使她的风采气韵再现世间。
06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李十二娘的籍贯是河南临颍,她来到白帝城一舞便封神。那干净利落的舞姿,威风凛凛的剑式,无一不显现出当年公孙大娘的风采。
07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我和她交谈之时,才知道她的恩师是公孙大娘。一时间感慨万千,回想起那些如烟往事,以及一路走来的坎坷辛酸,不禁徒增感伤,唏嘘不断。
08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当年,玄宗朝侍奉的宫女不下八千人,何其奢靡。在众多女子中,公孙大娘提供的价值最为亮眼,她表演的剑器舞蹈精彩绝伦,人气始终高居榜首。
09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五十年光阴倏忽即逝。这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肃宗登基、家道中落等巨大变故,让杜甫的人生颠沛不堪,也让朝廷从此昏暗无光。
10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梨园弟子四处逃散,人丁冷落,繁华不再。如今,只有李十二娘承袭了鼎盛时期的剑舞英姿,那冬日的太阳也因她的芳华而淡去寒气。
11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位于金粟山的玄宗陵墓前的大树,应该已经有双手合抱那么粗了。而瞿塘的白帝城仍是一片萧条,草木不荣,风烟俱寂。
12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此时,夔府别驾元持的家里,急管繁弦歌再次终了,李十二娘的演出也已结束。感动兴奋之余,杜甫又生出一丝茫然,呆呆地望着东升的残月。
13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接下来,他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觉得精神恍惚,举步维艰。那双长满老茧的双脚在荒山小径上亦步亦趋,走出了人生如梦的况味,走出了时光匆匆的哀怨。
剑舞女风韵犹在,却不是当年那位,正应了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自己的盛年时光也在乱世中虚度,历史匆匆忙忙翻篇,垂垂老矣的杜甫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文| 晴羽微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