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人民城市·大家话榜样】这支舞蹈治疗公益社团,带来了更多温暖与希望丨“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㉑

发布时间:2025-10-13 19:43:35  浏览量: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直播的新方式,通过在杨浦区设立的全市首个“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向大家展现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他们的精神。

本期节目围绕

“更好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主题

来了解一下

入选2024年度

“杨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好人好事榜”的

“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

我们邀请到了

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马古兰丹姆

今天这期节目

将围绕“疗愈”这个话题

让我们走进

“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

Q

“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以“舞动心灵”舞蹈治疗工作坊的形式,至今已坚持了10年时间,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支队伍?

A

“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自2015年组建以来,已在公益领域深耕十年。团队核心成员专业构成多元,不仅有体育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还涵盖舞蹈编导、播音主持、体育教育等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各展所长,从教学设计、沟通引导到活动组织,凝聚成高效协作的合力。

服务内容兼顾两类场景,实现公益价值的多元覆盖。

第一类是特殊群体服务:针对自闭症儿童、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症患者开展舞蹈治疗。其中,与长海街道市京社区的合作已持续5年,每周固定2次为社区内的认知障碍症患者授课。

第二类是社区公益服务:自2017年起与上海社区体育协会达成合作,持续开展健身舞蹈培训、公益授课等活动,让舞蹈艺术融入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

Q

坚持做公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时就更显艰难。您是怎么想到用舞蹈解锁自闭症儿童闭合的心?

A

团队选择以舞蹈服务自闭症儿童,源于两重考量:

一方面是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注——自闭症儿童常陷入社交与情感表达的“闭合”状态,而团队观察到,他们对肢体律动往往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另一方面是专业与需求的精准对接——舞蹈本就兼具肢体表达与情感传递的双重特性,团队的教师与学生可依托自身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提供适配的帮助。

团队的教师与学生依托舞蹈编导、体育教育等专业知识,设计出低门槛、重互动的动作游戏。比如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律动帮孩子建立信任,借音乐与肢体的配合引导他们释放表达欲,让舞蹈成为孩子们“不用说话也能沟通”的桥梁。

Q

您带领的团队入选了2024年度“杨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榜”,在服务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迹可以分享一下?

A

第一个是见证了聪聪(化名)的成长。聪聪(化名)的故事始终深埋我心,曾有五年时间,他始终游离在课堂之外,直到某一天,他主动走进了教室——这份等待,跨越了整整五年。从那以后,聪聪(化名)渐渐从课堂边缘走到中央,甚至会主动带领小朋友们参与舞蹈课,也从沉默寡言变得乐于互动。

还有个叫乐天(化名)的孩子,他是触觉敏感者,既不能穿新衣服,也拒绝肢体接触,最初上课时总独自背对着大家。可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转过身,能与老师指尖相触,后来能和大家手拉手,最后竟能主动和别的小朋友拥抱。乐天(化名)的妈妈说,是舞动为孩子打开了与人沟通的桥梁。

更让我动容的是家长们的全然信任。长年授课的时光里,我、孩子与家长之间,早已织就一张坚韧又无形的网。一进教室,孩子们会自然向我聚拢,我已然成了他们世界里一个稳固又温暖的坐标。虽然自闭症至今无法治愈,舞蹈治疗也并非灵丹妙药,但当孩子们绽放笑容时,所有的等待与坚守都化作了最珍贵的回响——舞蹈治疗更像一束理解的光、一份温暖的陪伴,为孩子们搭建起理解与接纳的桥梁

另一个是关于认知障碍症阿姨的转变。有位认知障碍症阿姨,起初总是坐着沉默,对任何动作都毫无反应——家属说她以前爱跳广场舞,生病后就再没动过。我们没有急着教动作,而是先陪她做“拍手找节奏”的小游戏,老师拍一下,再引导她跟着拍一下。一开始她总慢半拍,我们便蹲在她旁边,握着她的手慢慢打节拍。

大概过了两个月,有次播放她或许听过的老歌,做“抬手画圈”的动作时,她突然跟着抬起了胳膊——动作很轻,眼里却重新有了光。后来她不仅能跟着跳完整套简单舞蹈,课程结束后还会拉着学生的手笑,家属来接时总说:“阿姨在家会自己跟着音乐晃手了。” 这让团队真切感受到,公益不只是“我们付出”,更是见证他们一点点“重新发光”的温暖。

Q

心理健康对个体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您能否从舞蹈或体育的角度,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

A

2025年,国家新增舞蹈治疗本科专业,正是为了填补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当下规模达2000亿的心理健康市场仍存在空白。该专业融合舞蹈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知识,既顺应社会需求,也契合科学发展与国家健康战略;如今,舞蹈艺术已从传统的审美修养,升级为具有治愈力量的载体。

对普通人而言,“舞动起来”本身就是给心理健康的良药。舞蹈不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诉说内心、表达自我的工具。

• 对上班族来说,即兴舞动能释放压力,或许还能让工作效率翻倍;

• 对孩子而言,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压力大或自我封闭的情况,舞动能为他们搭建表达的出口;

• 对老年人来说,舞动能缓解慢性疼痛,对帕金森和认知障碍患者更有着独特的疗愈效果。

可以说,舞蹈正成为像健身、食疗一样的养生方式。而这一变化也在打破传统艺术的边界——它不仅能滋养心灵,也在扩充职业空间,更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的呵护不止于打针吃药,动起来的舞蹈,就是温柔又有力量的选择。

“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

用坚持不懈的10年时间

为自闭症孩子打开了

一扇融入社会的大门

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

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正如诗词《春夜喜雨》

所表达的那样↓

《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释义 :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正如“星希望”舞蹈治疗公益社团的工作,像无声的春雨,用舞蹈疗愈这一独特的方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中,帮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打开心扉、疏导情感,用舞蹈的方式走进他们的世界。通过精神文明的力量鼓舞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和家庭重拾生活的希望,用身体和爱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

文字 | 王丹彤 诸依纯

视频 | 王子亮 龚亦乐 宋霄霄 尹亦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