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名首都少先队员与机器人搭档共舞,庆祝建队76周年
发布时间:2025-10-13 21:00:51 浏览量:5
10月12日,在少先队建队纪念日前夕,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少工委主办,北京市少工委办公室、北京市少年宫承办,西城区少工委协办的“向阳起舞 智创未来”2025年北京市少先队集体舞展示暨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主题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举办,来自首都各区106所学校的5000余名少先队员参加活动,以科技赋能,以艺术添彩,少先队员们共庆建队76周年。
本次活动的仪式环节特别邀请了“智能伙伴”参与,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机器人主持人以活泼亲切的语言与少先队员们热情互动,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在欢快的《在阳光下》旋律中,10个可爱的人形机器人舞者与西城区少年宫的学员代表同台共舞。灵动的舞步、精准的节奏……机器人与少年们默契配合,将科技的魅力与舞蹈的韵律完美融合,生动展现了“人机协作”的奇妙图景。这一创新互动环节,不仅让少先队员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力量,也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一次主动探索。
此次活动展示环节按年级特点精心设计,分为三个组别,彰显少年成长风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舞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其中,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以中队或自然班为单位,学习集体舞《生长吧》。孩子们在欢快的旋律中,用稚嫩而充满活力的舞姿,展现如幼苗般向阳生长的生命力;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在学习集体舞《在阳光下》的基础上,鼓励进行部分编创。少先队员们在规范动作中融入巧思,用舞蹈诠释沐浴阳光、茁壮成长的喜悦;小学1-6年级编创组自主编创的集体舞《少年有志》是本次活动的科技焦点。作品重点融入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孩子们化身小小“科技舞者”,用肢体语言描绘未来图景,展现“少年强则国强”的远大志向与科技素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活动在形式与规模上实现双重突破。
在形式上,首次增设“编创组”,鼓励师生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舞蹈动作、音乐编排及舞台呈现的原创设计,为科技艺术融合开辟全新赛道,激发少先队员的自主创新潜能。
在规模上,参赛队伍由往届的90支增至118支,参与人数从3000余人突破至5000余人,覆盖全市更多中小学及校外教育单位,成为首都少先队美育实践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标志性活动。
据悉,今年7月至9月期间,本次活动还面向全市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发起了以“人工智能赋能集体舞活动”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案例征集,鼓励各中队辅导员带领队员们打破学科壁垒,将科技、体育、艺术等元素有机融合,在活动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科学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案例源于基层少先队的生动实践,不仅是活动形式的创新,更是少先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引导广大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组织育人功能、筑牢思想根基的重要探索。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少先队集体舞展示活动不仅是首都少先队工作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落实“五育并举”、探索“科技+艺术”融合育人新路径的生动注脚。它让优美的集体舞成为传递爱国情怀、点燃科学梦想的桥梁,让前沿的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注入灵动活力,实现科技光芒与艺术之美交相辉映。在金秋十月的舞台上,首都的少先队员们正以最昂扬的姿态、最智慧的创意,舞出新时代好少年的精气神,共同描绘“智创未来”的绚丽画卷。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娄雪
北京市少年宫供图
编辑:张秋颖
校对:郜子雁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