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舞台剧《家在运河边》:从舞台回望实践,解码唐大庄的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15 20:10:10  浏览量:1

10月13日,当千年运河号子在舞台上响起,以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为原型的舞台剧《家在运河边》迎来了首批特别观众。

唐大庄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环影宿游”片区各村代表与台湖年轻干部代表组成首批观影团,共同观看通廊两地联合创排的《家在运河边》,沉浸式体验与回顾该村乡村振兴的故事。

《家在运河边》不仅是一部舞台剧,更是唐大庄村真实发展的艺术映照剧中“漕官屯村”曾环境脏乱、产业凋敝。转折源于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区位红利,及村两委换届:有海外经商经验的向主任当选,本村985高材生丁名扬弃城返乡建民宿。剧情直面创业难:村民质疑民宿、运营缺管线、发展有资金缺口。大家不退缩,自租院子示范、自掏腰包建设,以真诚实干打动村民。村民从观望变参与,出资建污水管线,让民宿从蓝图成实景。

↑原型人物与主创演员合影

“这部剧真实还原了我们那段既艰难又充满希望的创业历程。”唐大庄村主任梁智凤的感慨道。“感谢通廊两地文旅部门将唐大庄村的故事搬上舞台,成为通廊文化协同的纽带!”唐大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民表示。这部由通州区文旅局与廊坊市文广旅局联合打造的作品,不止复刻一个村庄的发展历程,而是以大运河为精神根脉与情感纽带,将唐大庄民宿兴业的实践、生态蝶变的成果,与运河漕运的历史记忆、两岸民俗的文化基因深度交织。

回首五年来

2021

2021年实现从“乱”到“治”的关键跨越后,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2

14家民宿落地,北京幻影酒店・暖唐等品牌入驻,实现环境整治到产业造血的关键一跃。

2023

入选北京市“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村,品牌效应凸显,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重要节点。

2024

民宿激增至80家,房租收益破千万元,累计吸引资本超1亿元,集群化发展让村民钱包越来越鼓,获得感与幸福感节节高涨。

2025

145个院落中110个完成盘活,运河文化体验区、生态休闲步道、乡村文创市集相继落地,“乡村旅游+文化+生态”融合模式推动村庄从规模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滑动查看唐大庄五年大事记

书记有话说

“家在运河边,情系乡土间。荧幕光影渐暗,我的心却如运河春潮澎湃!” 唐大庄村第一书记于云龙动情表示,“这部剧是唐大庄乡村振兴的新画卷,看到剧中村民从怀疑到信任、从观望到参与,就像看到当年的唐大庄村。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产业更是人心,改变的是面貌更是精神。作为第一书记,我会带着这份感动继续奋战。”

现场多位年轻干部在交流中也谈到,唐大庄村依托副中心机遇、以民宿产业为抓手、以文化激活乡村的路径,为基层实践提供了生动样本,也激励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更加注重与村民共情、以实干促发展。

结语

舞台之外,唐大庄村振兴的故事仍在延续。就在这个10月18-19日,以以“京郊百千 乡野焙香”为主题的北京乡村烘焙市集如约而至。

这场市集将进一步展现出唐大庄村从民宿聚集走向多元化业态融合的新面貌,同时为村庄发展注入更多的鲜活内容。

运河故事的旋律尚未消散,乡村振兴的画卷仍在铺展。唐大庄村的蜕变,是北京市扎实推进“百千工程”、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乘着“百千工程”的东风,唐大庄村抢抓机遇、创新改革,确定“民宿兴村、文化活村、生态立村”的总体思路,成为民宿聚集的网红打卡地、休闲旅游村,成功将“环影”流量变成乡村“留量”。

未来,北京市将持续深化“百千工程”,在产业培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打造更多和美乡村样板,为首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实践智慧与典型经验。

编辑:农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