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以诗为媒,以书会友!西咸新区全民阅读活动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5-10-16 10:03:33  浏览量:1

【地产西安】:

金秋十月,书香满城。10月15日,“全民阅读 最美三秦”第十三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西咸新区分会场暨“长安有诗 文明有你”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西咸新区图书馆空港馆举行。

活动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指导,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西咸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空港新城发展和经济运行部、西咸新区图书馆空港馆、西咸新区作家协会承办,旨在以诗书为媒,为广大市民点亮温暖而深远的精神之光,推动阅读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底色。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这月不是寻常的月,是照过盛唐长安的月;这声不是普通的声,是牵动家国与思念的声……”活动以“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开篇,来自西咸新区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的陈芳、温泉、李媛媛等艺术家带来的唐诗主题情景朗诵《长安诵:一诗一梦回盛唐》,再现了盛唐诗歌的恢弘气象与长安城的文化底蕴。观众陈女士赞叹道:“听着老师们抑扬顿挫的朗诵,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诗酒年华的时代,让人对唐诗的魅力有了更深的共鸣。”

精彩的唐诗朗诵余韵未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随即在舞台上演。由“西咸新语”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带来的宣讲《月下长安:古今时空的交响与传承》,以别开生面的情景剧形式展开。宣讲团成员连萌、刘冬雪分饰现代政务工作者与唐代商贾之女,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从丝路驼铃到“长安号”班列,从龟兹乐舞到卫星遥感,宣讲巧妙串联古今,诠释了从古丝路到“一带一路”开放与创新的精神血脉,正在新时代得到赓续与回响。跨越古今的对话,让现场观众对文明传承产生了深刻感触与无限遐想。

在西咸新区作家协会作品阅读推广环节,五位本土作家依次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成果与心路历程,他们分享的作品题材各异、扎根现实,充分展现了西咸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创作的多元面貌,并向空港新城图书馆捐赠个人作品,以实际行动支持公共馆藏建设。

作家文源介绍了其理论专著《微型拆字诗创作札记》,系统阐述了微型拆字诗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全新视角。

曾担任战地记者的作家赵江,带来聚焦社区生活与物业转型的长篇小说《大业清晨》。作品以社区为镜,勾勒出一幅物业管理行业的当代“浮世绘”。

作家郑曼则分享了非虚构作品《西安女娃》,通过贴身跟访残障女孩萱萱的奋斗历程,呈现了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命韧性。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家成存义带来了文集《抗战时期的泾阳》,以详实的乡土史料,再现了泾阳作为红军改编出征地的光辉历史。

最后,作家王洁分享了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的报告文学《过秦岭》,作品通过塑造三十余组人物群像,深情讲述了几代人守护秦岭生态的感人故事,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

随后进行的农家(社区)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发放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联合西咸新区新华书店,向辖区19个镇街266个农家(社区)书屋配送图书15240册,涵盖党建理论、文学艺术、经济管理、农业科技、少儿读物、健康养生等多个门类60余种。“这批图书品类齐全、内容优质,将极大提升基层阅读服务的质量,真正让书屋‘用起来’‘活起来’。”正阳街道文化站代表骆雪感慨道。

据悉,第十三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将从9月底持续至10月底,期间西咸新区将开展涵盖亲子阅读、书籍分享、读书观影、经典诵读、非遗手作、故事会、知识竞答、图书漂流等类型的60余场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社区、乡村,掀起全民阅读新热潮。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持续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和文明实践阵地融合发展,以更暖服务、更新活动、更亮品牌,优化阅读供给、加强阅读引领,满足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