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艺展风华 志铸秋实 | 第18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即将启幕!

发布时间:2025-10-16 17:53:09  浏览量:2

2025年金秋,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迎来了第18个意义非凡的秋天。18年来,我们坚守着初心,也孕育着希望,作为艺术教育品牌而言,18年的始终如一不仅是时间的积累,更是价值的沉淀。其间,美育的种子一次次以“春华”的姿态破土,又以“秋实”的丰盈反哺时代,为数万名艺术学子铺就了通过成功的道路,成就了他们书写时代、竞先未来的炽热表达。

本届“春华秋实”展演将在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双向赋能中,以“艺展风华,志铸秋实”为主题,继续为高校搭建美育实践平台,以美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今年,国家大剧院将与教育部、文旅部、中科协以及参演院校一同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注入鲜活力,描绘新征程上协同美育的新景象。按演出顺序,有来自内蒙古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宁夏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院校的近千名师生,将用12台13场包含音乐、舞蹈、戏剧、戏曲、音乐剧的舞台展演致敬历史、抒写当下、对话未来。这其中既有承载民族精神气象的民族艺术经典,亦有扎根现实呼应时代的现实主义精品,更涌现出以创新为翼的新生代原创艺术佳作,展现出新时代艺术教育在舞台实践中的多元景象。

“春华秋实”展演精彩推介

(按演出顺序排列)

北疆沃野——内蒙古艺术学院专场演出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4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本场音乐会以“传承民族瑰宝、讴歌时代精神”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蒙古马精神”和“乌兰牧骑精神”为引领,涵盖潮尔道合唱、马头琴协奏、民歌联唱、非遗乐舞、民族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有潮尔道等传统艺术呈现,还有《吉祥内蒙古》《伊拉图第一马头琴协奏曲》等原创经典、《江格尔英雄赞》等现代编创作品,充分展现内蒙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传统。同时安达组合与青年马头琴乐团、安达班的合作,突显传统与现代对话、教学与舞台相长的特色。音乐会不仅致敬内蒙古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更以青春语态讴歌新时代,彰显内蒙古艺术学院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不懈追求。

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5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为赓续伟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讴歌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展现永远的“焦裕禄精神”,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武汉音乐学院创作表演了大型原创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该作品从焦裕禄同志本人、同事、亲人、群众等视角,从亲情、友情、家国之情等角度,用音乐的方式全方位地塑造了焦裕禄同志的多元形象,展现了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格,赞颂和弘扬了焦裕禄同志的伟大精神。作品用交响组曲的体裁形式,以“歌颂、感动、奋进”为基调,将时代性、艺术性、民族性、地域性有机融合,已成为有思想高度、有情感温度、有大众宽度、有艺术厚度、有时代精神的音乐艺术精品。

音乐剧《江姐》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8-9日 14:30

演出地点: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

演出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音乐剧《江姐》是北京电影学院出品的首部原创音乐剧。全剧包括序、第一场至第十场、尾声12部分组成,以流行、摇滚、古典、民歌等多种音乐元素演绎原创唱段23首。该剧在深度发掘最新红岩文化资料和研究开发的基础上,以红岩历史人物江竹筠(江姐)在狱中斗争史实为主线,在符合重大革命历史真实性以及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的前提下,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大众喜欢的音乐剧方式表现,将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这一历史人物再度“复活”到舞台上。与以往完整讲述江姐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不同,该剧将剧情集中在监狱里的512天,以全新视角展现江姐的这段狱中经历。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11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话剧《皆大欢喜》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导演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全新教学改革的成果。率先尝试以学生为本,由三位学生合作导演这部莎士比亚经典作品。该剧经过教学、创作、演出和运营全过程,是上戏打造的又一个“课堂即剧场、作品即产品”产教融合的成功案例。该剧是三位“00后”导演对莎士比亚经典喜剧《皆大欢喜》的当代演绎,创作以“全世界是一个舞台”为母题,在保留莎翁诗性文本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投影、实时影像与原创电子配乐,探讨身份流动、都市流放与自我和解。舞台语汇力求将400余年莎剧演剧传统与当代斯坦尼体系相融合,以极简道具、可变光影及肢体表现,呈现亚登森林与都市丛林的镜像关系。

“北国华章”民族交响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哈尔滨音乐学院

本场音乐会扎根东北黑土地文化底蕴,以守正创新为内核,多部委约作曲家创作的原创北方民族风格音乐作品成为亮点。《祈福》以热烈节奏宏大的音响开篇,传递激昂振奋之情。《云上弦歌》则巧妙融合北方民间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摇篮随想》以细腻笔触、轻柔旋律,赋予经典民歌全新生命。《稻香丰年》描画出广阔黑土地喜庆丰收的人心欢喜与壮丽图景。《林海抒怀》《北国的雪》以音乐为画笔,勾勒出北方山川林海的雄浑壮阔和风土人情的质朴。《狂想曲·黑土》展现黑土地所孕育的热烈淳朴、坚忍不拔的民风与精神,传递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赞美。《盛典》通过鲜明节奏与生动旋律,展现北方人民坚韧豪迈的精神风貌与时代气息。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9:30

演出场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本场音乐会以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作为开篇,表达了中国人对光荣的崇尚及对梦想的追求;小提琴与管弦乐队《海滨音诗》,借物咏怀,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唢呐协奏《万里壮歌》以唢呐为“笔”,在管弦乐队的烘托下绘就英雄史诗;重唱《血脉》,表达了鲁艺传人从延安到东北,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声乐作品《我的祖国》,深情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此次音乐会以旋律讴歌时代,用音符诉说信念,是新时代鲁艺人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的重要实践。沈音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时代主题与民族气质,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鲁艺精神新篇章。

演出时间:2025年12月2日 19:0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演出单位:浙江音乐学院

《一扇百年》是一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扇制作技艺”为题材的原创舞剧。作品依托杭州王星记扇庄的百年历史,以穿越时空的叙事逻辑,讲述新旧两代制扇人王星与孙月儿之间跨越百年的技艺传承与情感羁绊。该剧通过“扇”这一核心意象,将制扇工艺、江南文化意象与人物命运有机融合。蝴蝶、山水、舟船、荷影等元素借扇而生,不仅拓展了舞蹈语汇的表现维度,也营造出诗意盎然的舞台氛围。剧中呈现近二十种扇具,系统展示杭扇技艺的精湛与丰富,体现出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本真的尊重与挖掘。《一扇百年》既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匠心精神的礼赞,也是以当代舞台语汇深化非遗文化表达的有益探索。它深刻展现了技艺传承中坚守与创新的永恒命题,引领观众感受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演出时间:2025年12月2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宁夏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

本场“声韵长河”合唱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宁夏师范大学灵瑞合唱团的演出将宁夏花儿、甘肃花儿、青海民歌以及六盘山地区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巧妙融合。作品既有对民间音乐“花儿”的改编再创作,也有对诗词入乐的艺术探索,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风格兼具高亢嘹亮的山歌韵味与细腻深沉的情感表达,既保留了原生态的质朴之美,又融入现代合唱的和声技巧。下半场是由西安石油大学男声合唱团以陕北民歌为核心,通过现代合唱艺术语汇,展开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聚焦陕北民歌的原始生命力与文化深度,以男声合唱再现黄土高原的精神图谱,展现传统民歌与现代编创的相映生辉,以此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演出时间:2025年12月2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风云儿女》不仅是一部作品的名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枪、以舞台为战场的文艺先驱们,用作品唤起民众的觉醒,传递不屈的抗争精神。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家国奔走、为正义呐喊的身影,穿越时空,与我们在此相遇。在创作这部话剧时,我们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挣扎。他们的故事不仅属于过去,更映照当下。我们希望通过演员们的深情演绎,让每一个角色都成为历史的诉说者,带大家感受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悲壮。《义勇军进行曲》,当它在舞台上响起时,相信会唤起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情感共鸣。

“春华秋实”展演特别策划

本届“春华秋实”展演将携手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梨花杯”全国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演、“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等国家级艺术展演与美育活动,共同打造特别策划的舞蹈、戏曲、戏剧专场演出,在更广阔的美育沃土中植根磅礴的希望,助力艺术学子的成长。

本场演出是教育部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展示,是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展演特别策划的学校美育成果展演。本场展演聚焦文化的“两个结合”和“双创”发展,立足“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教育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注重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与精神传承,以及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时代表达。演出以舞蹈为主要艺术形式与表现载体,精选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部分优秀作品,通过对历史文化、民族色彩、时代先声的艺术表达,展现新时代青年在舞台艺术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时代传承。以浸润行动奏响美育“集结号”,以艺术展演打造美育“新航标”,积极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的高质量发展。

崇德尚艺、守正创新——第五届“梨花杯”

全国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优秀成果汇报演出

“梨花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每三年一届的全国性重要戏曲教育展示活动。本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83所院校的广泛参与,经过严格遴选,最终推出一批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展演剧目丰富多彩,涵盖京剧、昆剧、秦腔、蒲剧(蒲州梆子)、豫剧、越剧、吉剧、河北梆子等30个剧种,充分展现我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与青春活力。登台亮相的莘莘学子们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院校,他们是从全国千余名参赛师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舞台表现力,体现了"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的宗旨。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剧目——话剧《何鲁》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27日 19:30

演出地点: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台湖剧场

演出单位:重庆大学

话剧《何鲁》以深邃的思想内核与精湛的艺术表达,立体呈现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何鲁先生“科学报国、数学救国”的精神境界,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作品创新采用双时空叙事结构,通过老年何鲁与当代学生林芳菲的跨时空对话,巧妙串联起何鲁负笈法兰西、拓荒高等教育、创校兴学、编写教材、提携严济慈与华罗庚、筹办中国数学会等关键历史事件。舞台设计上,以“X”形符号化装置搭配LED动态影像,借写意美学实现多时空流畅转换,构建出富有诗意的叙事场景。同时,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技术与舞台空间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精准搭建起联结“过去”与“当下”的情感纽带,让历史时空在舞台上得以多维度立体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