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纲十四艺节开幕演出 舞蹈诗剧《蜀道》再现千年大道诗韵
发布时间:2025-10-16 19:05:35 浏览量:2
川观新闻
10月16日上午,四川大剧院内,千年蜀道的历史在舞台上呈现。舞蹈诗剧《蜀道》的演出,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带来千年大道流淌的千秋诗韵。
舞台灯光渐亮,在舞者身姿跃动之间,历史的厚重与舞蹈的灵动交融,为观众再次展现了独具魅力的巴蜀历史群像诗篇。
舞蹈诗剧《蜀道》在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出。卢春阳 摄
蜀道为脉络
展现巴蜀历史高光片段
大幕揭开,舞者刚健有力的肢体语言,以紧密的方阵队列和整齐划一的步伐,模拟古蜀先民开山辟路的场景。这是舞蹈诗剧《蜀道》开篇中还原的“五丁开道”典故。背景屏幕映出隔绝古蜀先民的重重青绿山峦。舞者携手腾跃,开山劈石,将“天梯石栈相钩连”的“蜀道之难”呈现在舞台上。
随后,润川化蜀、剑阁峥嵘、翠云穹廊、市井烟火、古今之道等篇章依次展现。李冰治水修堰的智慧、姜维坚守剑阁的忠勇、十二月市里的烟火气息以及当代建设者的坚强刚毅,陆续在台上展现。
以舞蹈诗剧的形式,讲述千年蜀道背后的丰富历史,是《蜀道》创排之初的目标所在。在篇章设计上,《蜀道》从历史上挖掘这条大道的高光时刻,将巴蜀人文历史上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场景,进行艺术再现。
从巴蜀文化元素中汲取的灵感注入舞台,给《蜀道》带来独特神韵。开场演员的服饰来自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纹样原型,力求展现自由奔放的古蜀先民生命力;川剧的演绎技巧同样在舞台上的多处有所体现;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通过演员的表演,化身舞台上的精灵。
舞蹈诗剧《蜀道》剧照。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这是一条活的蜀道,几千年前的古蜀人开辟了这条道,现在仍然在我们脚下绵延。”在该剧总编导佟睿睿看来,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活泼与坚韧品格并存的气质,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与历史上的蜀道以及舞台上的蜀道产生了融合反应,让《蜀道》成为一部带有深厚四川底蕴的剧目。
从舞蹈编排来看,群舞在《蜀道》中占较大比重,描绘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历史上普通百姓的情感与追求。佟睿睿介绍,作为一部展现历史群像的作品,《蜀道》创演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由古至今这些行走在蜀道上的人,在舞台上产生一种绵延的意象,很有诗意的风格。历史上的蜀道所蕴含的开拓进取精神,真正融入到了巴蜀人民骨子里。蜀道在我们脚下仍然在向未来延伸。”
舞蹈诗剧《蜀道》剧照。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持续优化提升
打造四川舞台艺术名片
《蜀道》是四川舞台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该剧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以四川本土优秀青年舞蹈演员为主要班底,知名编剧王勇、编导佟睿睿以及演出监督李东等艺术家担纲主创,四川日报社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品。自2024年7月建组后,2025年1月,《蜀道》作为四川开年原创大剧,开展首轮演出,随后在5月完成第二轮演出。
刚刚诞生不久的《蜀道》,显示出了浓郁的青春气息。该剧出品人、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梁宇介绍,近80人的舞者阵容以青年演员为主要班底,并且20%左右舞者为新招募的新鲜血液。
在多轮演出的基础上,《蜀道》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出,实现了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一方面,适应重大节展开幕式要求,整体剧情在保留原有篇章结构的基础上,缩减时长为80分钟左右,舞台表现更为流畅。另一方面,服装、舞美、灯光、多媒体设计等也进行了同步调整。
舞蹈诗剧《蜀道》剧照。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灯光设计任冬生介绍,配合舞段的调整,本次演出版本的灯光设计更加强调立体感,以更为强烈的色彩变化,实现观感上的提升。“道具里蕴含的四川元素更为浓厚。”道具设计刘义介绍,例如在舞者使用的灯笼上,道具设计借鉴了自贡彩灯的造型,在舞台上营造出更热闹的氛围。
在《蜀道》的演出和打磨中,佟睿睿看见了青年演员的成长和拼劲。“四川演员对蜀道带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自豪感,他们在演出过程中铆足了劲。我希望这个作品未来走向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了解蜀道的文化,还有川蜀之地的气象。”
在亮相中国艺术节的舞台后,持续打磨提升的《蜀道》将择机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巡演。“蜀道不仅仅是路,也不仅仅是通道,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脉和传承,也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川人的宝贵财富。”黄梁宇表示,《蜀道》的巡演,一方面将向全国展示四川的文化底蕴和舞台艺术名片,另一方面也为四川本土院团创演机制的优化提升提供机会。
记者 郑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