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乐舞诗剧《惟舞伊州》即将上演!

发布时间:2025-10-17 15:30:42  浏览量:4

乐舞诗剧《惟舞伊州》

2025年10月18-19日

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推进哈密优秀地域文化和河南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开创豫哈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哈密歌舞团和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共同演出乐舞诗剧《惟舞伊州》。

大幕拉开,音乐响起。空灵的歌声,仿佛从盛世大唐的巍峨宫阙中传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哈密一带古称伊州。《惟舞伊州》以100多年前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伊州乐》古谱为蓝本,演绎《伊州乐》从西汉到唐初的演变历程。舞台上,来自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舞蹈团、哈密市歌舞团的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诠释着《伊州乐》的魅力,讲述着《伊州乐》的千年传奇。

《惟舞伊州》由哈密市委宣传部、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编创,邀请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导演辛俊杰为总导演,新疆艺术剧院副教授、青年作曲家张赢编曲,并特邀国家一级编剧王铁军担纲编剧。

在优美的旋律、炫丽的歌舞、动人的故事映衬下,这部《惟舞伊州》让厚重的西域历史变得灵动、可亲、鲜活。文化交融之美,穿越时光,润心不止。

乐舞诗剧演绎《伊州乐》传奇

《惟舞伊州》以伊州女子姝瑶与长安少年玉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音乐、舞蹈与诗歌的结合,展现了《伊州乐》从发现到传于四方的历程,生动呈现了西域与中原文化的深度交融与互鉴,刻画了西域大地归于华夏一统的历史进程。

《惟舞伊州》分为五幕。序《乐起伊州》,长安兴庆宫,西凉节度使盖嘉运进献《伊州》一曲,龙心大悦。玉成、姝瑶奉皇命前往伊州采录词曲,从此开启一段传奇旅程;第二幕《梦回伊州》,一载光阴,倏然而过,玉成、姝瑶难续情缘,虽孤身与冷月为伴,而深情犹似篝火,炽热难灭;第三幕《曲乐伊州》,玉成失约,姝瑶独赴长安受聘教坊传习伊州乐舞。历经波折,二人再次相逢,眷侣终成;第四幕《放歌伊州》,玉成、姝瑶再归伊州,起于汉、兴于唐的伊州乐舞传承不息;尾声《伊州·乐动四方》,玉成、姝瑶所传之伊州乐舞名动四方。

敦煌藏经洞发现古曲谱

《伊州乐》与《西凉乐》《龟兹乐》《高昌乐》齐名,是盛唐以来风行于中原的西域乐种。

汉武帝时哈密(时称伊吾)一带的《摩诃兜勒》大曲被乐府大师李延年发现,改编成28首军乐,后成为边关流行音乐。到了唐朝初期,《摩诃兜勒》大曲形成了《伊州乐》大曲。《唐音癸签》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把《伊州乐》大曲进献给唐玄宗,经教坊乐工的改造,成为宫廷乐舞曲目,之后在民间广为流行。

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25首古曲谱。根据专家考证,25首曲子正是唐朝最为流行的音乐。其中两首属于《伊州乐》,即《又慢曲子·伊州》和《伊州》,是琵琶曲,乐谱为中国古乐工尺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获得了新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叶栋、陈应时等国内众多专家对《伊州乐》古谱进行了解译。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唐代音乐专题学术研讨会——暨唐乐古谱解译音乐会”,陈应时教授译谱的《又慢曲子·伊州》首次演唱,标志着《伊州乐》的涅槃重生。

古乐新声受广泛关注

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传奇色彩,《伊州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8年,“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登上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舞台,系列演出活动延续至2019年,其中的《伊州乐》以独特魅力深受欢迎。

2020年12月,自治区2019年艺术创作重大项目《古乐新声——〈伊州乐〉印象》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首演,并向国外直播,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与认可。

2023年,河南卫视在“2023清明奇妙游”舞蹈单元《伊州长歌》中,把《又慢曲子·伊州》和《伊州》作为配乐播出。该节目组导演赵宇说,两首古《伊州乐》旋律优美,古韵悠长,与新疆舞的契合度很高,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互相辉映。

演出名称:

乐舞诗剧《惟舞伊州》

演出时间:

2025年10月18-19日19:30

演出地点:

许都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