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文化社区,人人喝彩 ——威海为群众搭建家门口的“梦想星光”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17 18:53:40  浏览量:1

作为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威海高区正孕育着新的实践“样本”——以“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为载体,开启群众与文化相伴、城市与文化共融的“双向奔赴”,探索全民全龄全域全时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打造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新范例。到目前,“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共举办活动1500余场,吸引15万余人次参与。

全民文化,让群众唱主角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鲜明标识,是群众生活的幸福表达。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也是城市“硬实力”的有力支撑。

以文化支点撬动城市发展,高区思路清晰、答案有力——以全民之笔,绘文化繁花,深入探索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实现路径和内在机制,让文化和城市相融互促、相得益彰。

基于此,2023年,一个由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文化品牌——“梦想星光 声动威海”全民歌唱大赛应运而生。这是以文惠民的强大开篇,也打开了以文润城的正向循环。活动一经推出,释放出洪大的“文化声量”:5个月相继举办35场赛事,2.8万多人参与选拔,23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

经过两年的培育,“梦想星光” 如同一颗种子,在扎根群众中日益笃定,在覆盖全民中愈发昂扬,撒开文化搭台、全民共享一张网,彰显出文化服务的亲民之姿、为民之实、温暖之感。

以文赋能,高质发展,高区越“赛”越勇,今年将全民歌唱大赛升级为“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推动“梦想星光”文化品牌创新生长、焕新升级,一系列变化和成果随之而来:

——续航里程更长。“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充分整合区级和镇街资源,通过区级、镇街、片区、村居、网格层层举办活动,进一步拉长了活动时间线和进度条,呈现出“贯通全年、覆盖全域”的特点。比如,今年的全民歌唱大赛通过“预热拉伸”,活动时间更长,选手水平更高。“从春天的海选,到夏天的复赛,再到秋天的决赛,全民文化艺术季活动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用旋律传递热情,用音符点亮城市,是一场非常好的试听盛宴。”市民徐文志说。

——活动内存更大。“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采用“主题活动+系列活动”形式,让多元活动繁花绽放。其中全民歌唱大赛主题活动参赛项目“扩容”到舞蹈、器乐、戏曲、曲艺、摄影、朗诵、厨艺等形式。系列活动以镇街为发动单位,坚持“群众的活动,群众说了算”,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分群体、分年龄段策划开展主题项目,吸引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今年以来,各镇街举办主题活动900多场次,吸引群众9万余人次参加。“感谢全民文化艺术季为孩子们搭建了绽放光芒的平台,在这里,他们不再是需要被特殊关照的群体,而是和所有追梦者一样,用热爱点燃梦想,用坚持证明价值。”来自田和街道蜗牛居手工坊负责人冷康康说。

——参与热值更高。全民文化艺术季厚植基层沃土,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横向上,参与人员覆盖各行各业,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纵向上,从区里到镇街,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到园区,从商圈到企业,辐射每一个角落。货车司机李奇、网约车司机杨木、退役军人尹建良、快手平台歌唱主播司超、威高集团技术员白清心、退休职工苗延娟......他们都通过全民文化艺术节的舞台,成为“草根明星”。我是河北石家庄人,来威海旅游时偶然参加了海选,没想到一路走到了决赛。感谢‘梦想星光’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发光的机会,感谢高区为我们搭建这么专业又温暖的舞台”。一等奖得主赵弦难掩喜悦。

全域联动,让文化扎深根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如何,文化活动的“可抵达度”是重要标尺。

以全民文化艺术季以依托,高区瞄准全民全域大坐标,纵向推动文化活动向下扎根,横向推动文化活动全域散叶,真正让群众文化深入城市肌理,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全域协同搭台,全民广泛参与。高区打通了区、街镇、村居、网格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活动下沉到社区、园区、商圈、学校等公共空间,形成多元、多极、多层、多向辐射新格局,探索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服务新路径。

——全域覆盖,以活动“饱和度”提升群众“参与度”。本届文化艺术季以活动邀约,以赛事聚力,把城乡居民“请”出家门,呈现出广覆盖、强活动、深通达等特点。为让活动惠及更多群众,“梦想星光·声动威海”2025威海火炬杯全民文化艺术季将舞台设在了学校,19名选手晋级决赛。“梦想星光·全民舞蹈大赛”直通初村镇村居,29支队伍登台亮相,“舞”力全开。“这样的舞台太好了,既有传统艺术的展示,又有现代文化的演绎,观众看的有兴致,我们跳的也过瘾,之后的活动我还要叫上好姐妹们一起参加”初村镇李梅兴奋地说。

——全民参与,以文化“百家宴”烹制群众“幸福感”。文化是立体的,需求是多元的。为持续放大文化活动的“全民效应”,各镇街精准对接需求,精心策划组织,烹出了一道道“拿手好菜”。“这样的舞台丰富了老百姓文化生活,更让像我们这样的文艺爱好者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还通过比赛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歌友,这就是比赛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首届大赛半决赛选手霍昌荣、刘润芝夫妇说。今年以来,仅怡园街道就举办羽毛球赛、舞蹈大赛、村运会、百家宴、篮球赛等各类主题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盛宴。

——全面发力,以文化“吸引力”提升群众“凝聚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同一首和谐的乐章,不仅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田和街道立足群众普遍需求,选择各类低门槛、易参与的活动项目,让全年龄段居民享受其中,“长乐之秋”文艺晚会、和美公益课堂、棋王争霸赛等活动家喻户晓,逐步实现了活动资源从“丰富多样”到“特色品牌”的转型。文化惠民,全城联动、处处皆美。随着全民文化艺术节的落地生根,文化活动已然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成为全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全新探索,让城市更美好

办一次节、兴一座城。全民文化艺术季让文化之花绚烂绽放,其芬芳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丰富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拓展开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为繁荣群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以节为媒,打造全民共享文化盛宴新IP。全民文化艺术季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递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不仅为本地居民搭建起展示平台,也畅通外地游客参与渠道,吸引了不同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选手的广泛参与,点亮了城市多彩文化生活。全覆盖、广参与的办节模式让高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时尚化、国际化。

——以节聚势,打开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新路径。春节大活报、端午包粽子、国庆与国旗同框打卡……传统文化与时尚街区的完全嫁接,提升了火炬八街的吸引力。“夜肆威海”项目的开启,成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文化正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升华着城市形象,涵养着城市气质,进而把文化力量、活动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能量。

——以节惠民,开启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新探索。群星闪耀,竞相争艳。全民文化艺术季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了文艺汇演、文体竞赛、展览市集等多元活动,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展示者、分享者,构建起横向协作、纵向联动、互联互通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趟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高区样本”。

随着全民文化艺术季的深入推进,广大群众释放出对文化的热爱、对生活的礼赞、对梦想的执着,内化为城市精神内核,正凝聚起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的文化自信,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

记者手记:公共文化服务的民生温度

威海高区“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用一场场贴近生活的活动,道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让群众当主角,让文化扎根生活。

从最初的全民歌唱大赛,到如今覆盖舞蹈、戏曲、厨艺等多领域的艺术季,从区级延伸到网格的四级服务网络,这份“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实践,没走“花架子”路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赛、观演,游客偶然参与也能找到归属感,就像河北游客赵弦因赛事选择定居,这样的细节,正是文化“暖力”的最好证明。

它不只是办活动,更在悄悄改变城市: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活动涵养气质,把参与热度转化为发展能量。这种“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时服务”的模式,既让群众尝到了文化甜头,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落地生根,提供了可借鉴的“高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