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潮声丨演艺新空间悄悄融入生活 舞台如何打破物理边界?

发布时间:2025-10-20 07:03:31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郁馨怡

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受访者提供

当越剧的唱段在新龙门客栈的梁柱间回荡,当悬疑推理的线索藏进理发店的旋转座椅,当反对网络暴力的故事在音乐剧舞台上展开——一场静悄悄的“剧场革命”正在浙江上演。

这场革命,不仅打破了舞台的物理边界,更重塑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小剧场越剧《颜氏》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品,正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桎梏,将演出搬进商场、书店、古宅乃至观光巴士。

这些被称为“演艺新空间”的场所,不仅是演出地点的简单转移,更是对艺术生产、消费和体验方式的一次全方位重构。它们如何让“高冷”的艺术更加亲民,又如何为浙江的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观众与演员相隔1米

晚上七点半,杭州拱墅区远洋乐堤港的一家复古理发店人头攒动。这里没有传统的观众席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假发片和“理发师”的热情招呼。前一小时,观众沉浸在理发店里爆笑的演出中;后一小时,已化身凶案“目击证人”参与推理——这就是杭州开心麻花沉浸式喜剧《疯狂理发店》的演出现场。

《疯狂理发店》的演出现场,演员正与观众互动。受访者供图

“太特别了!我简直不是在‘看’戏,而是在‘演’戏!”观众李女士激动地分享了她对演艺新空间的惊喜感受。

作为一名资深观剧爱好者,她钟情于各类经典剧目的观赏,如今层出不穷的演艺新空间和新剧目形式,为她带来更为丰富的观剧体验和多元选择。“比如脱口秀、探案悬疑类的沉浸式戏剧,还有一些Live House都很棒,场地虽小,但氛围极佳。”不久前,她还与闺蜜一同在上塘河乘船观赏了《如梦上塘之风雅宋韵》,尽情享受了一场“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梦幻之旅。

《如梦上塘》演出场景。拱墅文商旅供图

火出圈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同样将互动体验玩出了新高度——观众可化身“通缉要犯”参与互动、协助角色传递信件,返场环节更设有开放式互动设计。出品方还精心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专属空间,从外围等候区的大漠黄沙,到剧场内部还原的关外黑店,每一处细节都营造出真实的“环境式”观演氛围。

杭州壹壹文化的音乐剧《无法访问》也用沉浸感打动观众。作为国内首个以反对网络暴力为题材的中文原创音乐剧,舞台上四位演员分饰十几角,在小说、现实、网络三重时空转换,通过音乐与舞美让观众真切地直面网络暴力,反思其背后沉默的真相。而杭州《X秀》,是将原先的工业遗址改造成高科技剧院,73分钟的演出里,观众在360度沉浸式旋转观众席中体验,跟随两条故事线赴一场奇幻冒险。

杭州《X秀》(杭州X秀供图)

“演艺新空间的‘新’不仅是场地重构,更在演绎的内容、方式、样式及理念等方面均实现了创新。”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广旅厅自去年下半年起便启动了演艺新空间重点剧目的遴选工作。与传统剧场中舞台与观众席界限分明的布局不同,新空间打破了这一固有界限,拉近了观演距离,使艺术得以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为消费再加把火

爱好推理的苏州姑娘小姜,特地周六赶到嘉兴“漾剧场”跟着喜爱的卡司沉浸式“断案”,晚上在附近酒店住了一晚,周日还打算去南湖景区和月河历史街区游玩。

落地在远洋乐堤港的杭州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郁馨怡 摄

“演出+商业”的深度绑定,让商场变成“文化消费目的地”。杭州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落地远洋乐堤港后,不仅自身演出超700场、票房破2400万元,更带动商场餐饮、零售业态客流增长。“很多观众看剧前会在商场吃饭、逛街,周末剧场周边店铺常常满座。”商场运营人员透露。

“IP+衍生”模式的价值挖掘,使演艺内容成功突破舞台边界。《新龙门客栈》依托原IP的高知名度与环境式越剧的创新形态,不仅在杭州驻演期间屡屡“一票难求”,更成功落地台州,实现跨区域复制,并同步推出龙门人物系列衍生品。杭州的《X秀》更是引领IP跨界潮流,不仅与知名奢移品牌进行时尚联名合作,还与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展开联动,甚至走出杭州,携手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以快闪形式为上海市民呈现了一场绚丽夺目的精彩表演。

杭州西子廊桥的“盲盒音乐会”、宁波老外滩的“艺术码头”、衢州水亭门的“星光音乐会”等,不仅成功打造为现象级文化IP,更有效撬动了当地的文旅流量和消费增长。

“小而美”的演艺空间场景将在城市各处生根发芽。今年9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了《浙江省加快发展演艺新空间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标志着浙江演艺行业的转型升级步入快车道。之后,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广旅厅还优选推出《新龙门客栈》《无法访问》等5部演艺新空间重点剧目。政府部门正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鼓励更多主体参与新空间建设,盘活文广旅资源,将演艺新空间与住宿餐饮、休闲运动、艺术展陈、商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演艺与实体经济紧密联动实现共赢,为消费再加一把火。

让舞台融入市井

如今,浙江的演艺新空间正从“单点爆发”向“生态构建”加速迈进。

杭州作为“先行者”,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从2023年就开始探索演艺新空间建设,在2024年初公布了首批40家演艺新空间。2024年,杭州主要演艺新空间票房收入达1.3亿元,同比增长9%;演出场次近万场,观众超百万人次,增长势头喜人。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场“剧场革命”已从杭州向全省蔓延。嘉兴首个沉浸式演艺新空间“漾剧场”推出沉浸式庭审互动话剧《双重被告》,让观众化身法医、警官、陪审团等参与案情讨论,甚至能与演员同台飙戏。这让原本周末要跑大城市追剧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过足了戏瘾。

在互动话剧《双重被告》中,观众化身陪审团。受访者供图

在温州,沉浸式越剧《凤冠》在南戏艺术空间演出90多场,上座率100%,观众中90%是30岁以下青年,50%来自省外或海外,全网话题量超3000万。其首创的360度环绕舞台与旋转座椅,被观众誉为“超沉浸”体验。

当然,演艺新空间发展的挑战依然存在。部分城市出现资源配置不均,热门商圈“挤破头”,其他区域则相对冷清。未来浙江的演艺新空间发展之路会如何?不妨来看看国内外的“他山之石”。

舞台可以由任何空间转变而成。早在1985年,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便将法国阿维尼翁城外十几公里处的一座废弃矿场,巧妙改造成“采石场剧场”,并在此上演了史诗巨作《摩诃婆罗多》,此举成为20世纪戏剧实验的经典范例。

在北京,北京喜剧院FUN空间就是从曾经的传统剧场改造而来,并成功孵化了《克莱因历史》等优秀剧目。如今观众不仅能在这里享受精彩的演出,还可以通过参与文化大讲堂、论坛、戏剧咖啡节、分享会、公益市集等活动,进一步延伸和丰富剧场文化体验。

《克莱因历史》演出现场。据北京日报

在浙江周边,上海的亚洲大厦“星空间”已成为演艺新空间发展的典范。该大厦面向年轻白领群体,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驻场演出,如《阿波罗尼亚》《#0528》《怪物》等,均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爆款剧目。苏州园林实景戏剧《牡丹亭》以昆曲经典剧目为蓝本,将园林空间转化为沉浸式剧场,重构了传统戏曲的观演关系与空间叙事。观众跟随演员穿行于园林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之间,在“移步换景”中感受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看来,演艺新空间可能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空间,是青年艺术人才的孵化地,也可能成为演艺行业更新产品、运营理念的突破口,是新大众文艺活力展现的新现场,是中国演艺产业的新可能。

当艺术不再局限于殿堂,当演出融入市井烟火,浙江的演艺新空间正在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新篇”。而这场关于舞台与生活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