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金沙激荡澎湃水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06:57:12 浏览量:1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圆筒式尾水调压室规模世界第一、世界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位于金沙江下游川滇交界处的白鹤滩水电站,以主要技术指标6项世界第一屹立于世界水电群峰之巅。
“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全力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建设及运行管理,精确调度、精益运行、精心维护,确保百万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流域大型梯级电站的核心功能与综合效益,有力保障了能源、防洪、生态、供水安全,续写了大国重器新辉煌。
攻克技术难关
2021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时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水电领跑全球的标志性工程。面对复杂的地质、恶劣的气候,工程建设人员闯过一个个艰难险阻,先后攻克300米级特高拱坝温控防裂、全坝段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围岩稳定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高流速泄洪洞混凝土“无缺陷”建造等一批先进工法。白鹤滩工程建设推动我国水电设计、施工、管理、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了世界水电发展引领者地位。
“十四五”期间,白鹤滩电厂累计开展科研项目近300项,提交专利申请近1100件,获得国内专利授权超742件,获得国际专利2件,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水电人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技术护城河。从硬件设备“国产励磁系统碳化硅灭磁电阻”到软件系统“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励磁和调速系统”,每一项专利都是对世界水电难题的精准破题。
三峡集团原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汪志林说:“建设三峡电站时,我们的水平只能说跟欧美发达国家相当。现在,我国水电建设已经实现领跑。”
建设智能大坝
作为坝高289米、地下洞室总长 217公里的“大块头”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通过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
在白鹤滩坝体内,埋有上万个监测传感器,可采集温度、应力状态等数据;运输车、缆机、振捣机等施工设备也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转。截至目前,监测传感器已累计采集3470万条温度数据,质量、安全、施工进度等数据突破10亿条,实现全过程实时监控和预警。
其中,智能通水系统通过温度传感仪器,可实时感知混凝土状态,通过智能调节通水流量、温度和时间,在线个性化温度调控,实现坝体温度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工程师仅需通过手机便可定期巡检,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白鹤滩工程树立了水电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标杆。白鹤滩建设本质安全型工程,同时坚持“千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厚植精品质量文化。通过白鹤滩工程,“无缝”大坝创造世界坝工奇迹,泄洪洞混凝土观感达到“镜面效果”,精品机组美丽机电全面呈现,获得业内高度赞誉,为中国制造与质量强国书写了亮丽的水电篇章。
助力绿色发展
白鹤滩工程的核心功能是发电。白鹤滩水电站左、右岸各安装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00多米高处飞泻的水流推动转轮,每台机组满出力运转1小时能发电100万千瓦时。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日最大发电量可满足1.48亿人一天生活用电,绿色电能沿特高压线7毫秒左右便可“闪送”至2000公里外的江苏、浙江等地,为“西电东送”和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2021年6月以来,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超195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9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亿吨。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约624.43亿千瓦时,为华东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白鹤滩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共同构筑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110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与此同时,白鹤滩工程兼具防洪、改善通航、促进地方发展等综合效益,是守护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各项环水保措施,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枢纽区拦渣率达到99.2%,总绿化面积超过330公顷。建设运行全过程中开展“水气声固废”防治,所有指标全部满足环保要求。
从三峡水电站到白鹤滩水电站,中国水电经历了“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在开发利用、运行管理、效益发挥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跨越。未来,白鹤滩电站将屹立于世界水电群峰之巅,为三峡奋斗史、中国水电发展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写光辉一页。(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