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一部分央国企,早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发布时间:2025-10-22 18:29:20  浏览量:3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央国企就是理想工作的代名词,金饭碗、稳定感、面子工程、职业光环四位一体。但如果有人对这些单位还抱有美好幻想,不妨深入了解一番:不少央国企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内部早已腐朽、僵化,大量资源、人才被耗死在无意义的体制怪圈。时代变了,那些只会内耗、“躺平”的伪央国企,已经成了拖慢国家发展的包袱。

繁荣假象:高质量只是PPT上的词语

表面看起来,这些单位是行业骨干、有国家背景;实际上,他们靠的是垄断地位和历史遗留红利。所谓“创新”只是材料上吹出来的热风,“发展”不过是会议室里的口号。日常工作内容无非是开会、写文件、请示、汇报,年轻人进了单位,短时间内学会说场面话、察言观色,最终忘记了最基本的价值——为客户和社会创造实际成果。

项目推进一拖再拖,层层审批、扯皮、走流程,等到方案通过,需求已黄,资金已流,责任不见踪影。从上到下都习惯于把流程当护身符,把错误当制度,于是“机制”比问题更可怕。

改革口号年年喊,真正改变万中无一

多年过去,“混改”“降本”“增效”等口号喊得震天响动,可说到底,有多少单位真的做出成绩?工程类央企转型无力,依旧沦陷在各地的亏损项目中;科技型央企年年报告高大上,KPI不是研发创新,而是写材料,对接检查,还会把外包项目吹成核心技术。

更离谱的是, 部分企业主责主业早已模糊,用房地产、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与民企和互联网公司较劲,结果连员工都清楚:除了工龄和假象,什么都留不下。

舒适区困局:不是不能变,是根本不想变

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体制难改革,而是靠着财政输入、领导关照和铁饭碗待遇的职员们早已失去了激情和进取心。干多干少一样拿奖金,职位稳稳升迁,革命讲求 “不折腾”。一旦市场化改革触及利益,反而抱怨打压主旋律。

肯干的人被边缘化,要么自我消耗要么流失;有锐气的领导被厚重流程困住寸步难行。优秀的人才看得透,能混就混,晋升只需熟练掌握官僚艺术——谁还会为了业绩拼死拼活?

历久无新,“伪央国企”已无存在必要

必须承认,一些央国企仍然是国家脊梁,比如电力、通信、航天、军工等关键领域。这些单位承担着我国安全和发展底线,不能缺席。然而,早已脱离行业主轴、靠吃老本过日子的伪央国企,还不如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只会阻碍改革、消耗资源、误导青年就业选择。

时代已经给出答案:提高效率、向市场化靠拢、优胜劣汰。没有实力就要有退场的觉悟。让真正有能力、有创造力、有活力的企业担当重任,给乐意实干的人更多赛道。

结语:新荣光才是真荣光

国家的强大看的是产业实力,企业的价值看的是创新能力,而不是它的牌子。不能用“国有 企业”这张老脸为效率低下、冗员满编撑腰。现实需要奋斗者,需要实干精神。尸位素餐的大企业不值得继续“养老”。

改革窗口不会一直敞开,时代不会永远原地踏步。不如化身新的荣光,让那些注定无法焕发生机的机构体面谢幕。真正的价值,是在变革中创造新辉煌,而不是在旧时代的余晖里自我催眠。

历史会鉴定谁曾经辉煌,更会记录谁抓住了机遇。对于那些已无自我革新能力的伪央国企,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早点谢幕,把舞台留给敢拼敢创的新势力。

《信息来源说明》

1. 政策导向: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9月专题推进会明确,推动“两非”“两资”有序退出,2025年国企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制度,为低效企业退出提供政策依据 。

2. 企业案例:2025年3月,中航产融因业绩连续下滑、核心业务陷困等主动退市,成为央企退出资本市场的典型案例 。

3. 市场清退:2025年10月施行的《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明确对“僵尸企业”启动强制注销,强化市场出清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