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央视中秋晚会,谢娜舞台表现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5-10-11 19:58:10  浏览量:2

**谢娜:从“疯丫头”到舞台女王,她这一生的弯路与成长**

说起谢娜,你可能会想到《快乐大本营》里那个疯疯颠颠、笑点密集的“太阳女神”,也可能是近年来端庄大气宛如一抹清风的谢主持。但你知道吗,她在人前所有的光芒,其实都藏不住背后的那些“翻车”“挣扎”和一次次推倒重来的故事。

就拿她最近在央视中秋晚会上那段主持来说吧,她一袭红裙,那种从容和笃定让人注意到——这不再是我们熟悉的“谢娜”,她是另一个版本的谢娜了。变化有多惊艳,可能连很多熟悉她的人都会意外。但追溯到从前,你会发现,这场转变,真跟开挂一样,其实一路坎坷。

说起她成名的《快乐大本营》,那可是她奋斗的起点,也是她一度绕不开的“桎梏”。刚加入的时候,说白了,她并非不可替代的人。何炅是稳得一批的“C位定海神针”,李维嘉贱萌,吴昕温柔小透明……谢娜得找点自己的特色出来才行。就在这种“不能专业反而得够疯癫”的定位下,她硬是摸索出了一个让人记得住的路子——从搞怪无厘头到逗笑泪奔,疯狂输出“自黑”小品式主持,扛起整个综艺的笑点交付。

可实际上呢,谢娜心里一直知道,“疯疯癫癫”其实是刀尖上行走,踩中了观众笑点就是宝,踩空了呢?就扎心了。偏偏她又不是一夜成名的小幸运。别忘了,当年她可是靠着“三进三出”才在《快乐大本营》站稳脚,她太清楚这个行业竞争有多残酷了。为了让人记住,不存在不拼命这一说。

而她看似如鱼得水的黄金时段,其实早在2010年就埋下了危机的伏笔。这一年,全国卫视综艺竞争激烈到“看谁不死谁才算赢家”——人人都在玩新剧本、新形态,而谢娜靠“疯”和“闹”维持热度的方式,又能撑多久?她心里隐隐觉得,自己这个路子,迟早会遇到瓶颈——笑的观众腻了,怎么转?

于是,转型的念头开始出现在她心里。2012年的《百变大咖秀》,是她挑战的第一个拐点。模仿、扮丑、反差……她几乎是豁出去“毁形象”来博观众笑声——这种“放肆”的尝试,的确让观众记住了她的可塑性,但也埋下了外界对她“低质表演”的争议。那会儿你要骂她“没文化”“没深度”,她大概都认。可即便如此,她并没有彻底掉头,真去“深沉”一次,而是继续探索,直到2016年……

那年,她推出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娜就这么说》。说实话,这个节目就是典型“好想破圈却翻了车”的案例。你说谢娜不努力吧,真不是,毕竟她尝试了完全不同的主持模式——没有大张旗鼓靠游戏、不是群聊只剩吵闹,她想靠语言的力量拉拢观众。但节目仓促赶工、风格没定型,再加上她自己的主持模式突然被扯去了原有的“疯癫外壳”,结果大家不但没看见她的突破,还嘲笑这是“一锅无厘头乱炖”。最终节目黯然收场,她自己也陷入了无从翻身的瓶颈。

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那一年,《快乐大本营》停播了。对谢娜来说,这是一巴掌打得清醒——她还能靠“快本”过日子多少年?谢娜选择了蛰伏拒绝27档综艺邀约,那两年,几乎是她整个职业生涯中最“消失”的时光。为了突破,她改头换面跑去中戏深造,重新学台词、学表演,从根子里去解构她曾经“无厘头”职业模式的结构问题。

也许很多人这时候会觉得,谢娜是不是废了,或者“搞笑女”一向很难走得长远。但她偏不服。深入学习后的她,更加注重一个主持人该有的共情能力,在她看来,“疯癫”的笑声是暂时的,但触动人心的关爱才是最持久的。

在这一点上,《乘风2025》里的谢娜,算彻彻底底给自己翻了盘。记得有次录制中,演员王珞丹现场因为情绪问题崩溃,这时候的谢娜,没有搞怪拯场,也没有大嗓门上去招呼,只是用一只手轻轻地握住了王珞丹的手,用温柔的四川话小声安慰:“妹儿,你真的很棒了。”观众能感受到,她柔软下来的力量有多稳。

当然了,发生变化的也不只她的事业。感情上的谢娜,其实一直是光明磊落的。她和张杰的爱情故事,不知道甜碎了多少人——从初遇时的音乐“击中效应”,到大着胆子去杭州给人表白,两人从2006年的低调恋爱,到2011年步入婚姻,谢娜始终看得清:再高调的恋爱,高调不过真诚。

即便在2020年,网络上流传一些“离婚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谢娜也只是安静处理,和张杰直接放出“生日秀恩爱”来打脸——这份从容,像不像今天站在央视大舞台上那位古典大气的谢主持?

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年少成名太容易懈怠,尤其在娱乐圈这种靠“笑”的职业中更是如此。但谢娜显然另辟蹊径了,她努力过,也迷茫过,但从未放弃绕着舞台的灯光去追自己的节奏。所以,当我们重新看到44岁的谢娜时,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不仅是她的胜利,更是一种被时光考验过的勇敢呢?

或许,这才是她在央视舞台上收获掌声的真正秘诀:人可以在舒适区里待上十几年,但走了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太阳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