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AI都叫“生态”:CES Asia 2026严选100家企业,共建北京AI旗舰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25 17:32:33 浏览量:2
本报北京10月24日电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展会“概念泛化、生态虚设”的行业痛点,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26)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展今日启动企业招募,以“严选100家优质企业”为核心举措,明确“生态”准入标准,拒绝低门槛聚合与资源混杂,通过专业筛选构建纯粹的产业协同圈层,打造聚焦价值的北京AI旗舰展示与合作舞台。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热度攀升,各类以“生态”为噱头的展会层出不穷,但多数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对“生态”的实质构建——参展主体资质参差不齐、产业链环节覆盖零散、资源对接流于形式,导致“生态展”沦为“产品陈列会”,难以真正实现产业协同价值。组委会表示,CES Asia 2026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展提出“不是所有AI都叫‘生态’”,正是为厘清行业认知,以严格标准界定“生态参与者”资质,通过100家严选企业的精准聚合,构建“技术互补、资源互通、合作共赢”的实质生态,与概念化的普通展会形成根本区隔。
此次“严选100家”的核心逻辑,在于以多维标准锚定“生态级”企业属性,确保每一家入选者都具备产业链协同价值。组委会组建由国际AI领域权威专家、头部企业技术负责人、科研机构代表及第三方产业研究机构构成的评审团,建立“四维严选体系”:
• 技术核心性:聚焦企业在基础算法、智能算力、核心硬件、多模态交互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先选择具备技术壁垒、可填补产业链空白的企业;
• 场景落地性:考察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与市场验证成果,拒绝“技术悬浮、脱离产业”的概念性项目;
• 生态协同性:评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与资源联动潜力,确保100家企业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形成完整生态闭环;
• 行业影响力:考量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产业趋势引领、生态合作意愿等方面的表现,优先吸纳具备行业号召力与共建意识的优质主体。
严选背后,是为100家企业量身打造的“生态赋能体系”,让“旗舰舞台”不止于展示,更重于协同。在产业链接上,搭建“AI生态协作平台”,组织入选企业开展“产业链配对会”,推动核心技术企业与应用场景企业精准对接,往届同类协作模式促成的跨企业合作项目落地率超65%;在技术创新上,联动全球20余所顶尖高校实验室与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举办“生态技术闭门研讨会”,围绕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在市场拓展上,依托CES全球资源网络,为企业匹配超1200家国际采购商与35家世界500强企业需求,提供“技术+场景+市场”的一体化落地支持。
目前,100家企业严选通道已正式开启,申请企业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既有深耕基础层的算力企业,也有聚焦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国际创新企业申报占比达32%。从申报态势看,具备核心技术与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充分印证市场对“实质生态”的迫切需求。组委会透露,最终入选的100家企业名单将通过官方渠道公示,展会期间将为其设立“生态旗舰展区”,集中呈现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景,并配套“生态共建签约仪式”“全球AI生态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推动生态价值实质落地。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CES Asia以严选标准界定生态展会价值,为行业树立了清晰标杆,或将推动人工智能展会从“概念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真正发挥平台对产业发展的协同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