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展望“十五五”
发布时间:2025-10-27 00:07:20 浏览量:1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展望“十五五”
新华社记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广大台胞台企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两岸融合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要把握历史机遇,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
国家发展蓝图中的两岸融合新契机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扬帆启航的历史交汇点,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台胞台企倍感振奋。
“从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到实现20亿美元,我们只用了五年时间,这充分受益于‘十四五’时期大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台资企业——乔山健康科技集团中国区总部执行长李永楷表示,作为全球顶尖的健身器材生产商,企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的快速成长,与大陆经济发展的节拍同频共振。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认为,“十五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蓝图,更是广大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岸融合的重要契机。
两岸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达23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我们下一步指明了方向。”李永楷说,“十五五”期间,乔山将继续积极顺应大陆科技创新趋势,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的新目标。
来自台湾泰雅部落的青年莎韵·哈勇深情地说:“‘十五五’对我们台湾青年而言,不是单向的‘机遇馈赠’,而是双向的‘共创邀请’。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共同绘就的时代画卷。”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享空间
“十四五”期间,台商投资大陆的领域持续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拓展,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与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让南京高崎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榕锋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公司始终坚持“品质、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持续开拓内销市场,不仅站稳了脚跟,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3亿元人民币,今年1至9月同比增长超过30%。
“我经常向台湾朋友推荐,多来大陆考察,这里机遇无限。”徐榕锋表示,目前其所在产业园已集聚10余家台企,大陆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稳定的政策环境,让他对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充满信心。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台企提供了多样化布局选择。淮安市台协会长孙佳钧亲历了近三十年大陆发展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大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他的企业深耕内销市场,业绩实现增长,相继在深圳、上海设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厦门增设新点。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认为,“十五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释放的政策红利,将吸引更多台湾创业者来到大陆,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同打拼。
民族复兴中的台胞担当
“十五五”规划建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受访台胞台企纷纷表示,把握“十五五”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共创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吴家莹提出了台企融入“十五五”发展的设想路径: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参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合作;依托台企集聚区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发挥在半导体、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特色优势,与大陆企业协同创新。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台胞台企正以空前饱满的热情参与大陆现代化建设。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领域创新创业,从经济融合发展到心灵契合相通,他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台湾《联合报》25日刊文指出,四中全会刚开完,“十五五”规划“拍板定案”,国台办表态将与台湾分享发展机遇。而赖清德当局心所向往的美国,却试图夺走台湾半导体产业链,掏空台湾基石。台湾跟谁走更稳健,答案不明白吗?
“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社会的密切往来,正是迈向和平统一最坚实的阶梯。”吴家莹表示,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产业合作、青年交流与基层互动,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务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