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催奋进 舞台光影照初心
发布时间:2025-10-28 04:33:22 浏览量:1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安寅东 通讯员 洪莉
“怎样的奔赴才配得上荣光?怎样的守望才值得颂扬?蒙古马呀,何曾在乎奋斗的尽头,追随旗帜的路比时光还长……”深秋的武警巴彦淖尔支队营区,“奋斗者说”强军故事会《党旗下的蒙古马》正在上演,台下数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列兵范师瑜看得目不转睛:“这部舞台剧演的不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吗?为这样的故事会点赞!”
这部由武警内蒙古总队精心打造的舞台剧《党旗下的蒙古马》,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布和图木尔的真实事迹为原型,通过“驽马的奔赴”“烈马的淬火”“头马的攻坚”“战马的冲锋”四个篇章,讲述了一名牧区少年成长为优秀武警警官的故事。
9月中旬,该舞台剧在武警呼和浩特支队礼堂首演后,“乌兰牧骑走边疆”文艺小分队便紧锣密鼓地奔赴各支队开展巡演。武警内蒙古总队宣传处负责人表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会议室、报告厅,更要走进官兵的日常生活,送进官兵的心坎里,让‘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真正触动到每一位战士。”
《党旗下的蒙古马》的编剧、武警内蒙古总队新闻文化工作站干事王永胜说:“我们创作时最深的体会是真实最动人。英雄不是天生的,也是从一个普通人不断磨砺成长起来的,而《党旗下的蒙古马》恰恰展现了这个历程。”创作团队历时一年扎根基层,走访布和图木尔及其身边人,以此为基础创作排练出了这部作品。
事实上,来自基层、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也正是“乌兰牧骑走边疆”文艺小分队坚守的初心。为了让作品更打动官兵,创作团队采用“兵演兵”的形式,所有演员均来自一线普通官兵,训练场上的亲身经历让他们对角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表演也更能引发共鸣。当舞台上再现和父亲分别的场景时,台上台下都红了眼圈,因为这是他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经历过的日子。
“每次演出,看到台下战友热泪盈眶或会心一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演员王超说,每场演出,他的演出服都会被汗水浸透。不只是他,所有演员的额头都布满汗珠。巡演过程中,文艺小分队坚持对“实、活、深”的追求:“实”是情节真实,是官兵眼熟的日常;“深”是情感共鸣,要直击官兵内心;“活”是灵活机动,适应不同舞台条件。“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也想起了自己带过的一批又一批年轻战士,从青涩到坚毅,如同蒙古马一样在草原上成长。”看完演出后,武警包头支队官兵明胜感慨良多。
《党旗下的蒙古马》在军营巡演时,观众席上不时出现一些特殊的身影——驻地学校的师生,当地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消防员……他们受邀观摩,观看后深受触动。
风过草原,蹄声不停。如今,《党旗下的蒙古马》巡演仍在继续,但它所激起的文化种子已经播撒到祖国北疆的座座军营,越来越多的官兵正在成为强军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一匹“蒙古马”唤醒另一匹“蒙古马”,一个强军故事催生出更多的强军故事,这种文化的传递与生长,正是砥砺精神、驱动前行的内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