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女孩每晚用6瓶酒精洗腿,却说:是你们不懂!
发布时间:2025-10-27 05:41:29 浏览量:2
18岁的田田(化名),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每晚在寝室上演一场无人能懂的清洁仪式。六瓶酒精,两个小时,她的小腿成了她与想象中病菌搏斗的战场。室友的抱怨,老师的开导,统统被她当成耳旁风,她心里只有一句话:“书上是这么写的,是他们不懂。”这句固执的辩解,最终将她带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唐文新主任的诊室。
强迫症,这个听起来有点时髦的词,其实是个沉重的枷锁。它像个幽灵,悄悄缠上年轻人。数据显示,18岁以上成人患病率约1.62%,青少年反而更高,达到2.4%。唐文新主任发现,来看病的面孔越来越稚嫩,75%的患者在30岁前就被这双“红舞鞋”套牢,想停都停不下来。患者的大脑仿佛一台失控的收音机,要么反复播放某些念头,比如十分钟没收到回信就脑补一出危险大片;要么就是重复某个动作,出门前检查门窗八百遍,做什么事前都得洗手洗到脱皮。
田田的执着,并非孤例。15岁的男孩丁丁,把学校当成了“毒气室”。他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宁可憋到脸红脖子粗也绝不上学校的厕所。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浴室,用沐浴露把自己搓了又搓,一个多小时是家常便饭。国庆学农五天后,他更是创造了新纪录,在浴室里泡了整整五个小时,直到用光八瓶沐浴露才罢休。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荒唐,正是强迫症的可怕之处。
强迫症的花样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有人追求病态的对称,左手不小心被烫伤,非得再烫一下右手才觉得“平衡”;有姑娘买件衣服能折腾半个月,实体店嫌脏,网购又怕有色差,发现一根线头就立刻退货;还有位销售高管,一坐下就琢磨木桌和木椅哪个密度更大,不问出个所以然来就无法工作。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是患者内心无法挣脱的焦虑和恐惧。
治疗强迫症,就像一场拔河,漫长且艰难。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早已在大脑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唐文新主任提到一种叫“暴露与反应阻止”的疗法,说白了就是怕什么就去做什么。这当然不是一步登天,需要专业的认知行为治疗作为阶梯,让患者先学会接纳自己,再鼓起勇气面对恐惧。把洗澡时间从三小时硬生生压缩到半小时,这其中的挣扎,外人难以体会。
如果你的脑海里也住着一个停不下来的“复读机”,或者你的双手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重复某个动作,让你痛苦不堪,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别再硬扛了。这或许不是简单的“想太多”,而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是解开那双“红舞鞋”的正确钥匙。别让固执的“牛角尖”,毁掉本该阳光灿烂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