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又一文化品牌登上全国交通运输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28 20:29:53 浏览量:2
10月23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品质地铁”文化品牌在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展示活动中亮相,这是集团继“7047品牌文化”后第2个登上全国交通系统舞台的文化品牌。
2020年11月“品质地铁”文化品牌曾在第二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中荣获“企业类十佳文化品牌”。品质地铁深深扎根于天津城市文化和地域情怀,既传承“老地铁人”创造的7047精神,也凝聚一批又一批“新地铁人”接力奋斗的时代底蕴。
“品质”集中体现着天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品位,彰显地铁工程“安全、优质、绿色、智慧、人文、高效”的品级,展现轨道交通建设者践行初心使命的品行。
品质,是镌刻于每一条隧道、每一座车站中,精益求精的工程基因;品质,是融入规划、建设、运维全周期中,智慧创新的解决方案;品质,是体现在与员工、市民、伙伴共成长中,主动有为的责任担当;品质,是彰显在从天津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引领行业的标杆典范。
本次展示则重点聚焦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在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建设全国首座原址原位原物地铁车站博物馆的故事,创作团队通过情景穿越剧的形式,生动演绎了一段地铁建设者在面对复杂工程与文物保护的双重挑战时,勇于创新、攻克难题,成功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动人故事。不仅赢得了现场评委与观众的广泛赞赏,更生动传递出“建地铁、护文脉”的文化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展示团队的五位表演人员全部来自工程项目一线,他们既是项目建设者又是文化品牌宣讲者。
“明清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是天津建卫620余年来的实物见证,其标高、土层结构均承载着从明代防御工事到清代防洪改造的历史信息。为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层积,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五步施工法。”王雁邦分享道:“我是在第三步工法施工时加入的,主要是施工基坑开挖、中板及侧墙结构、弹簧支座安装。一般工程项目中,方钢顶进作业大部分都由大型机械完成,但在这里是靠工人一点点抠土,手动推进完成的。再有就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安装44组重达500斤的弹簧支座,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这些幕后的施工过程,我们想讲给更多的人知道,这次的品牌推广展示对我们是个挑战,当我与伙伴一起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看着台下同仁们赞赏的目光时,更深切地体会到:建设者的故事从不是孤响,每一份坚守与创新,都值得被看见、被铭记、被传递。”
“这是一次表演,也是一次对初心的回望。”马志刚感慨地说:“作为项目安全工程师,我有幸参与了现场的安全管理和验收工作。当我们把日常工作改编为情景剧,站在舞台上再次穿上反光背心、戴上安全帽的那一刻,当我在舞台上讲起为了保护620年的天津老城墙,从踏勘、考古发掘、论证研讨方案、反复推演测算和施工的艰辛过程时,更让我对这份事业有了鲜活的理解。”
李辉波动情地说:“站上舞台,灯光亮起,我仿佛又回到了和兄弟们并肩奋战的日日夜夜。我们流的每一滴汗,解决的每一个难题,都化作了台下理解和赞许的目光。这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们建的不仅是地铁,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未来。这份荣誉属于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建地铁,建城市,护文脉,见未来。这话听着宏大,但落到东南角站就具象了。”张嵩说:“六百年城墙基,新时代地铁线,正是对建设高品质地铁最生动的诠释。作为天津人,能站在全国的舞台上,把天津轨道人的匠心故事讲给全国的同仁听,我倍感自豪。”
王素康则表示:“通过一次次排练,复述着同事们攻坚克难的故事,我仿佛也穿越到了那个汗水与智慧交织的现场。我成为了故事的守护者和传递者。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品质地铁’的文化力量,正源于这份代代相传、薪火不息的匠心与担当。能通过表演,让更多人体会到这份精神,深感荣幸。”
建设高品质地铁,让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脉络,更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彰显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稿件来源:天津轨道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