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资治通鉴》1137:对高级人才的最好报答,是给予广阔舞台和信任

发布时间:2025-10-26 18:06:54  浏览量:2

学习内容:

【原文】

李晟大安园多竹,复有为飞语者,云“晟伏兵大安亭,谋因仓猝为变”。晟遂伐其竹。

癸酉,上遣中使王子恒赉诏遗尚结赞,至吐蕃境,不纳而还。浑瑊留屯奉天。

甲戌,尚结赞至故原州,引见崔汉衡等曰:“吾饰金械,欲械瑊以献赞普。今失瑊,虚致公辈。”

又谓马燧之侄弇曰:“胡以马为命,吾在河曲,春草未生,马不能举足,当是时,侍中度河掩之,吾全军覆没矣。所以求和,蒙侍中力。今全军得归,奈何拘其子孙!”

命弇与宦官俱文珍、浑瑊将马宁俱归,分囚崔汉衡等于河、廓、鄯州。上闻尚结赞之言,由是恶马燧。

六月,丙戌,以马燧为司徒兼侍中,罢其副元帅、节度使。

初,吐蕃尚结赞恶李晟、马燧、浑瑊,曰:“去三人,则唐可图也。”

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浑瑊而止。

张延赏惭惧,谢病不视事。

以陕虢观察使李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河东都虞候李自良从马燧入朝,上欲以为河东节度使,自良固辞曰:“臣事燧久,不欲代之为帅。”乃以为右龙武大将军。

明日,自良入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任,非卿不可。”卒以自良为河东节度使。

吐蕃之戍盐、夏者,馈运不继,人多病疫思归,尚结赞遣三千骑逆之,悉焚其庐舍,毁其城,驱其民而去。灵盐节度使杜希全遣兵分守之。

韦皋以雲南颇知书,壬辰,自以书招谕之,令趣遣使入见。

李泌初视事,壬寅,与李晟、马燧、柳浑俱入见,上谓泌曰:

“卿昔在灵武,已应为此官,卿自退让。朕今用卿,欲与卿有约,卿慎勿报仇,有恩者朕当为卿报之。”

对曰:“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李辅国、元载皆害臣者,今自毙矣。素所善及有恩者,率已显达,或多零落,臣无可报也。”

上曰:“虽然,有小恩者,亦当报之。”

对曰:“臣今日亦愿与陛下为约,可乎?”

上曰:“何不可!”

泌曰:

“愿陛下勿害功臣。臣受陛下厚恩,固无形迹。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

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而反仄,恐中外之变不日复生也。

人臣苟蒙人主爱信则幸矣,官于何有!臣在灵武之日,未尝有官,而将相皆受臣指画。陛下以李怀光为太尉而怀光愈惧,遂至于叛。此皆陛下所亲见也。

今晟、燧富贵已足,苟陛下坦然待之,使其自保无虞,国家有事则出从征伐,无事则入奉朝请,何乐如之!

故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

上曰:“朕始闻卿言,耸然不知所谓。及听卿剖析,乃知社稷之至计也。朕谨当书绅,二大臣亦当共保之。”

晟、燧皆起,泣谢。

上因谓泌曰:“自今凡军旅粮储事,卿主之。吏、礼委延赏,刑法委浑。”

泌曰:“不可。陛下不以臣不才,使待罪宰相。宰相之职,不可分也。非如给事则有吏过、兵过,舍人则有六押,至于宰相,天下之事咸共平章。若各有所主,是乃有司,非宰相也。”

上笑曰:“朕适失辞,卿言是也。”

泌请复所减州、县官。

上曰:“置吏以为人也,今户口减于承平之时三分之二,而吏员更增,可乎?”

对曰:“户口虽减,而事多于承平且十倍,吏得无增乎!且所减皆有职事而冗官不减,此所以为未当也。至德以来置额外官,敌正官三分之一,若听使计日得资然后停,加两选授同类正员官。如此,则不惟不怨,兼使之喜矣。”

又请诸王未出阁者不除府官,上皆从之。

乙卯,诏先所减官,并宜复故。

【原文华译】

1 李晟居住的大安园里有很多竹子,又有散布谣言的人,说:“李晟伏兵于大安亭,准备乘乱发动事变。”于是李晟把竹林砍光。

闰五月二十一日,皇帝派宦官王子恒带着诏书给尚结赞,到了吐蕃国境,尚结赞拒绝接收,王子恒只得返回。

浑瑊留下屯驻奉天。

闰五月二十二日,尚结赞抵达故原州,引见崔汉衡等,说:“我打造了一副黄金枷锁,准备用来锁拿浑瑊以献给赞普。结果没抓到浑瑊,只捉到你们这些没什么价值的人。”

又对马燧的侄儿马弇说:“胡人以马为命,我在河曲的时候,春草未生,马都饿得抬不起足,在那个时候,马侍中如果渡河掩击,我就全军覆没了!所以求和,全靠马侍中之力。如今全军得归,怎么会拘禁他的子孙呢!”

命马弇与宦官俱文珍、浑瑊的部将马宁一起归国。而把崔汉衡等分别囚禁在河州、廓州、鄯州等州。皇帝听闻尚结赞之言,由此厌恶马燧。

六月五日,任命马燧为司徒兼侍中,罢免其副元帅、节度使职务。

当初,吐蕃尚结赞厌恶李晟、马燧、浑瑊,说:“除掉这三人,就可以图谋唐朝了。”

于是离间李晟,通过马燧求和,准备再生擒浑瑊以出卖马燧,让他们都被治罪,然后纵兵直犯长安,结果没抓到浑瑊,所以放弃计划。

张延赏既羞惭,又恐惧,称病不视事。

2 任命陕虢观察使李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3 河东都虞候李自良跟从马燧入朝,皇帝想要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坚决推辞说:“臣事奉马燧日久,不愿意替代他为帅。”于是任命为右龙武大将军。

第二天,李自良入朝谢恩,皇帝对他说:“卿对马燧保持军中的本分,确实得体。但是,帝国北方门户的重任,非卿不可。”最终还是任命李自良为河东节度使。

4 吐蕃戍防盐州、夏州的,补给运输跟不上,人多病疫思归,尚结赞派三千骑兵迎上,焚毁全部房屋,摧毁城池,驱赶居民离去。灵盐节度使杜希全派兵分别驻守。

5 韦皋认为云南王颇为知书达礼,六月十一日,自己写信招谕他,催促他遣使入朝晋见。

6 李泌第一次到政事堂视事,六月二十一日,与李晟、马燧、柳浑一起入见,皇帝对李泌说:“卿当年在灵武,就应该做宰相,卿自己退让。朕现在用卿,想要与卿约定,卿一定不要报仇,如果有谁对卿恩,朕当为卿报答他。”

李泌回答说:“臣一向执守正道,不与人结仇。李辅国、元载都陷害臣,如今已经自行倒毙了。而一向与臣友善及对臣有恩者,都已显达,或者零落失散,臣也没有谁需要报答的。”

皇帝说:“虽然如此,有小恩的,也当报答。”

李泌说:“臣今日也愿与陛下为约,可以吗?”

皇帝说:“有何不可!”

李泌说:“愿陛下不要加害功臣。臣受陛下厚恩,固然不受怀疑。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听说有人不断进谗言陷害他们,虽然陛下必定不会听信,但是臣今天当着二人的面把这话说出来,是希望他们不要自己疑惧。

万一陛下杀了他们,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而心怀反侧,恐怕京师内外,不久又要发生事变!

人臣能蒙荷人主宠爱信任,就很幸运了,官职有什么用!臣在灵武之日,没有官职,但是将相都受臣指挥;陛下任命李怀光为太尉,而李怀光更加恐惧,以至于叛变。这都是陛下所亲见的。

如今李晟、马燧富贵已足,如果陛下坦然对待他们,让他们能自保无忧,国家有事则出从征伐,无事则入奉朝请,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所以臣希望陛下不要因为两位大臣功大而猜忌他们,两位大臣也不要因为位高而自己疑惧,则天下平安无事了。”

皇帝说:“朕刚开始听卿的话,耸然突兀,不知道什么意思。之后听卿剖析,才知道是社稷之大计!朕谨当把卿的话写在衣带上,两位大臣也当谨记在心。”

李晟、马燧都起身,流泪感谢。

皇帝接着对李泌说:“自今往后,凡军旅粮储之事,都由卿主掌。吏部和礼部,交给张延赏,刑部交给柳浑。”

李泌说:“不可。陛下不以臣不才,让臣做宰相。宰相之职,不可分割。不像给事中,分为吏部选拔和兵部选拔,舍人则分为六押,至于宰相,天下之事都有权力和责任处理。如果各有分工,那是有司,不是宰相了。”

皇帝笑道:“朕刚才失言,卿说得对。”

李泌建议恢复之前所裁减的州、县官。皇上说:“设置官吏,是为了治理人民,如今户口比承平之时减少了三分之二,而官吏人数更增,可以吗!”

李泌回答说:

“户口虽减,而事情比承平时期多了十倍,能不增加官吏吗!况且被裁减的都是有职事的官,而冗官却不减,这是不恰当的。

至德年以来所设置的额外闲官,人数是正官的三分之一,如果根据他们工作的时间发放年资,裁除他们的官职,另外以文武两选中举的人授给正员官。如此,则不但没有怨言,而且两边都高兴。”

李泌又建议诸王未出宫开府的,不任命府官,皇帝全都听从。

七月四日,皇帝下诏,之前所裁减的官员,全部恢复原职。

【学以致用】

思考几点

01,关于认可

在人性当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体会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从初次见面的否定,再变为认可,这种认可比一开始见面时就认可要坚定的多。

这个逻辑倒过来,否定也是一样。

看唐德宗继位以来对待所用之人的态度(包括宦官),他身上就有这个毛病,并且都很极端化。

他认可某个人,哪怕这个人的决策有严重问题,他也无感,分别不出来。

可当他不认可某个人时,即便对方提出有利的策略,他也会觉得别有用心。

这就是“以人废言”的表现了。对于一个组织的老大来讲,这是个不好的习性。

领导者应该让自己处在中庸的状态,如同一面镜子,相信谁或者不相信谁,得由对方的言与行都在你的镜子中显现。你只要进行前后对比就明了了。

比如张延赏,他是要对此次平凉劫盟负重大责任的,可是唐德忠对他什么处罚都没有。

再比如马燧、李晟等人,他们有过错的地方,但这是最主要的吗?

所以,不处在中庸的状态,很多事情是看不清楚的,既然看不清,那就只能随着外缘的信息,随着自己情绪乱走,比如吐蕃的离间计。

我们可能不是领导者,就只是个普通人,但就“齐家”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中庸的状态,正心以中,不要随便被外缘信息或者情绪牵引着走。

02,对高级人才的最好报答,是给予广阔的舞台和信任

唐德宗的段位确实很低。

面对顶级的人才,他却想着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来展示他的格局。

其实,对于真正的高手最好的报答,就是让他的生命与智慧能够尽情的绽放。

就像秦孝公对待商鞅一样,给他创造价值的舞台,并且充分相信,为他阻挡一切敌,

李泌配得上这种待遇,可实话讲,唐德宗真配不上这样的人才。

03,有多少老板对自己组织架构与职能部门有了解的?

相对来讲,中小企业老板都是凭经验打拼出来的,或许对这一块的作用了解的不深。

所以,当组织出现经营问题的时候,就开始裁员,像前面张延赏那样一刀,搞得怨声载道。

同样的情况,李泌却能够精准的裁剪兴废,实现总成本下降的同时,却不影响组织的生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