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歌手陈粒演出中耳机爆炸,坚持完成演唱后发文称“将开始减少舞

发布时间:2025-10-28 01:14:41  浏览量:1

陈粒被耳返炸伤的那刻,不是意外,是行业长期忽视安全的爆发。

那天她在台上突然捂住耳朵,整个人往后退,灯光还亮着,音乐没停,观众以为是表演效果,没人知道那声爆响是设备在她耳边炸开。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偶然。

她去年说过一次设备异响,前年换过耳返,这次炸了,不是质量不好,是没人真把艺人当人看。

舞台上的每个设备,都是人命的延伸,可行业里,设备比人便宜,检查比省钱重要。

陈粒不是没提过问题,她三次事故后只说了一句话:别让观众为舞台事故买单。

这话听着轻,其实重得像一块石头。

观众买票是来看歌,不是来看有人被炸伤。

可为什么事故总在发生?

因为主办方觉得耳返就是个小玩意,不值钱,能响就行,能听清就行。

他们不问这东西用了几年,有没有3C认证,有没有定期检测。

只要不耽误演出,就万事大吉。

但设备是会老的,电线会裂,电池会鼓,电子元件会过热,尤其是那种便宜的、没有正规出厂记录的货,用三个月就可能出事。

可演出公司图便宜,一买就是几十副,用完就扔,压根不登记,不存档,不追踪。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去年刚修订了规范,要求设备必须有3C认证,必须检测,必须配备用,必须有使用年限。

可这些字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人真去查。

一家音乐节能请来十几个乐队,每个乐队都用耳返,少说也有上百套。

这些设备从哪来?

谁负责检查?

谁签字确认安全?

没人说得清。

主办方怕花钱,设备商怕担责,艺人不敢硬刚——你一闹,人家就说你难伺候,下回不请你了。

陈粒说要减少舞台工作,不是矫情,是清醒。

她唱了十年歌,身体扛得住风吹日晒,可耳朵炸一次,就是一辈子的事。

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十年前,有钢琴家因舞台灯光短路被电伤;五年前,有舞者因升降台失灵摔断腿;去年,有歌手在高温环境下中暑晕倒,后台连冰水都没有准备。

这些事,媒体热热闹闹报几天,网友骂几句,然后呢?

该开的音乐节照开,该签的合同照签,设备还是老样子,检查还是走过场。

有人会说,艺人自己也有责任,选设备要谨慎。

可问题是,艺人不是技术员,不是采购主管。

他们不懂什么叫电池热失控,不知道耳返的电流标准,更不知道哪些牌子是贴牌翻新。

他们能指望的,只有主办方说“设备安全,一切妥当”。

可现在,连这句话都不可信了。

陈粒没说要告谁,没要赔偿,没拉黑谁,她只是决定不站在台上唱歌了。

这不是退缩,是用最沉默的方式抗议。

她用职业生涯的代价,戳破了一个谎言:舞台上的光鲜,是建立在无数看不见的疏忽之上。

一台耳返十几块,一场音乐节赚几百万,出了事,一句“设备老化”就打发了。

可一个人的听力,一个人的命,能用多少钱买回来?

你看得见舞台上她穿得漂亮,唱得动人,可你看不见她耳朵里那根烧焦的电线。

你以为她只是换个设备,其实是她终于明白,这个系统,从来不打算保护她。

你愿意为一场演出,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你愿意让孩子去唱这首歌,结果被一场设备爆炸毁掉听觉吗?

你愿意让所有努力唱歌的人,最后都死在他们最爱的舞台上吗?

如果连一个陈粒都得靠退出来喊一句“别再这样了”,那这个行业,是不是早就该有人站出来,把那些贴着“合格”标签的劣质设备,全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