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前总统夫妇画成猿猴跳舞!共和党官员引众怒,州党强硬表态
发布时间:2025-10-29 13:51:08 浏览量:1
哈丁县共和党主席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段内容后,被州党公开点名谴责,帖子已被删除,涉事人也道歉并面临党内调查和可能的严厉处理。
事儿是这么个来龙去脉:当事人是哈丁县共和党主席鲍比·科尔曼。她在自己的脸书账号上发了个短视频,把奥巴马夫妇配成伴着《狮子王》音乐跳舞的“猿猴”样子,把其他一些民主党人比作不同动物,而把川普刻画成一头狮子。按她自己的解释,这视频是想“庆祝特朗普的成就”,想把对方拍成被打败的“狮子王”。帖子一放,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支持的有,愤怒的更多。
州共和党主席罗伯特·本韦努蒂三世出来表态了,直接把那个视频称作“卑劣且应受谴责”,并宣布州党已经启动调查,会对相关人员采取“最严厉的行动”。话一出,舆论天平基本倾向要求问责,很多人要求科尔曼辞职。科尔曼随后把帖子删了,还发了道歉声明,说当时没意识到画面带有种族含义,强调这不代表她的价值观,表示尊重州党立场,并称会继续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和政策。对媒体的进一步询问,目前还没有更多公开回应。
民主党方面也没放过这事。肯塔基州民主党主席科尔蒙·埃尔里奇公开批评,把这类比喻放到更大的框架里,指出州内有些人对种族和性别问题的态度值得警惕。他举了路易斯维尔那边一些例子,认为把非裔美国人比作猿猴、同时又羞辱女性的人不应该当领导。这样的反应,把这件事推到了公共道德和领导资格的层面。
把视角再拉远一点,会发现这类社交媒体“翻车”并不鲜见。近几年政治人物旧帖被翻出来、群组里偏激言论曝光的案例不断:有人旧推文被拿来做政治武器,也有人私下分享的内容被公开后变成公关危机。社交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延续时间长,一旦触碰到敏感议题,舆论发酵的速度往往超出当事人预期。
说点历史背景来说明为什么这次反响这么大:把黑人比作猿猴并不是新鲜把戏,这背后有明确的历史根源。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带种族偏见的伪科学和图像,把非洲人和猿类相联系,用来为奴役和非人化的观念找借口。20世纪以来,这类比喻通过漫画、媒体、口头笑话等渠道反复出现,给被针对群体造成长期伤害。现代社会对这类表达的容忍度明显下降,一旦有人公然使用,后果往往很严重。
回到本案的细节:视频被删前后,社交网络上出现两派声音。支持者说她是在表达政治立场,只是方式过了;反对者说这本身就暴露出价值观问题,不应轻描淡写。州党声明里没透露具体会怎么处分,只说会“妥善处理”,并保证让相关人员承担责任。外界关注的主要有两点:州党到底会怎么处置科尔曼,党内是否会借此机会制定更严格的社媒行为规范。
现在的进展是:帖子删了,道歉发了,州党介入调查,民主党借题发挥施压,媒体继续跟进。人们也在翻看科尔曼以往的发帖和支持者评论,试图判断这是一次偶发错误,还是反映更深层次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更广的问题:在社交平台表达政治立场的界限在哪里?私人账号发言和公共身份的界线怎么划?这些问题在案子里被反复提起,但短时间内不会有统一答案。
眼下大家都等着官方的下一步动作:是口头警告、党内处分、还是更严重的人事调整,都会影响事件的走向。社交网络上的热度短时间内难消,媒体会继续跟进,党内讨论也在进行。现实就是这样:一条视频能把一个地方党组织的形象拖到聚光灯下,也能把一些长期以来的隐患搬到台面上来,接下来会怎样,还得看调查和党内最终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