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荣中篇小说连载(舞兮)
发布时间:2025-10-31 04:40:07 浏览量:1
王春荣中篇小说连载(舞兮)
《枫渡》
作者
作者:王春荣
秋山把湖水抱在怀里的时候,苏绣的红裙刚沾上山风的凉。
石径上铺了半尺厚的落叶,枫红、杏黄、赭褐缠在一处,像谁打翻了颜料盘——她的裙是最烈的那抹红,料子是师娘托人从蜀地寻来的“丹枫绫”,染的是十月深山的枫汁,穿在身上,连影子都浸了火烧似的艳。风从山涧卷过来,开叉的裙摆往腿弯里裹,红就顺着她的脚踝往石径上漫,像把天边的霞摘下来缠在了身上。
“垂眸的时候,肩要松。”
师娘的声音裹在枫香里,像山涧刚融的泉。苏绣抬眼,见师娘正蹲在石径旁捡落叶,指尖捏着片掌大的枫,红得透亮——师娘穿藏青布衫,袖口沾了点湖色的墨,是今早写生时蹭的。“这山水是活的,你得跟着它‘沉’,不是站在这儿‘摆’。”师娘把枫叶片插在她的发间,“你看这水,风来它就皱,风去它就平,你是这山水里的‘韵’,不是‘景’。”
苏绣垂眸时,发梢扫过水面——涟漪“哗啦”往四周漫开,把山影揉成碎红,连石径旁的枫,都像被她的裙角染透了。她足尖往落叶里碾,“沙沙”的轻响裹着风,像山涧在应和她的呼吸。三天前刚到这枫渡时,她总学不会“融”:红裙太烈,往石径上一站,像把火烧进了山水里,师娘让她踩着落叶练走圆场:“这红不是‘冲’的,是这山这水养出来的——你得让这红‘浸’进山水里,不是‘盖’在上面。”
那时她踩碎的落叶总带着“慌”,足尖刚点地,裙摆就往侧里扬,师娘拿竹枝敲她的膝弯:“慢些,这山水的性子缓,你得跟着它的呼吸动——落叶踩碎的声,得和山涧的泉一个调。”
此刻她往侧里旋身,红裙裹着风往四周漫开,发间的枫叶片“簌簌”轻响,像把整个山的红都兜在了臂弯。石径尽头的老槐树下,忽然传来画架的“咯吱”声——是个穿灰布衫的老画家,正把画板往石台上支,砚台里的湖色墨,刚蘸了半笔。
“姑娘,你这一立,这山水就不是‘景’了。”老画家的声音裹着枫香,像晒了十年的纸,“是你裙角漏下的颜料。”
苏绣的指尖往裙摆里收了收。今早师娘带她看老画家写生,见他把枫红往湖色里调,笔锋落在宣纸上,红就顺着水纹往四周浸,师娘在她耳边轻说:“你看这墨,红是‘魂’,湖是‘骨’,缠在一处,才是‘活’的——你这裙,是这山水的‘魂’。”
她往湖边走了两步,红裙擦过石径的落叶,没留下半分硬痕。足尖点在水畔的青石板上,“沙沙”的碎响裹着泉声,像把红揉进了湖色里。师娘走过来,指尖抚过她的裙角:“你看这水,你垂眸,它就红;你抬肩,它就皱——你是这山水的‘韵脚’,这红,是这诗里最烈的那个字。”
苏绣想起师娘藏在樟木箱里的旧笺,是当年师娘在枫渡跳《秋江》时,老画家送的——笺上画着个穿红裙的舞者,垂眸时,发梢扫着水面,红裙的开叉处,浸了半尺湖色的墨。师娘说:“那时我总嫌这红太艳,老画家说,‘这山水缺的就是这抹活色’——你看,人成了自然的韵脚,舞和天地,就是同一句诗。”
山涧的泉往石径下淌时,苏绣做了个小跳——足尖离了落叶,红裙往空中扬,像把天边的霞摘下来抛在了风里。落下来时,她的膝弯往侧里松,红裙顺着石径的弧度往湖色里浸,发间的枫叶片刚好扫过水面,涟漪裹着红,往山影里漫开,连老画家砚台里的墨,都像被染透了。
王春荣书法
老画家忽然搁了笔,把画板往她面前递——宣纸上的山水,湖色里浸着抹红,不是画的,是她裙角漏下的影。“我画了三十年枫渡,”老画家的指腹蹭过那抹红,“头回见这山水,跟着人的步子‘活’了。”
苏绣低头,见红裙的褶皱里沾了片枫叶片,红得和裙色融在一处——今早她练到脚踝红肿,坐在石径旁揉膝弯,师娘把山涧的泉舀在掌心,往她的脚踝上淋:“这山水的劲儿是‘养’人的,你沉下来,它就把你裹在里面了。”
暮色往山尖爬的时候,枫红浸得更烈了。苏绣收了势,摸着发间的枫叶片,忽然懂了师娘说的“融”:这红不是她的裙,是这山这水的“魂”,她站在这里,垂眸时,发梢扫着水;旋身时,裙摆裹着风,她成了这山水的“韵”,这山水,也成了她裙角漏下的“诗”。
师娘忽然从布包里拿出个瓷瓶,倒出点湖色的墨,往她的裙角点了两滴——墨顺着红绫的褶皱往四周浸,像把湖色的水揉进了红里。“老画家送的‘山水墨’,”师娘的指尖蹭过那抹湖色,“这红里有了水,才是‘活’的。”
苏绣往湖边走了两步,垂眸时,发梢又扫过水面——涟漪裹着红和湖色,往山影里漫开,连天边的霞,都像被她的裙角染透了。石径旁的老画家又拿起了笔,砚台里的墨,刚蘸了抹红。
王春荣山水画
“你看,”师娘的声音裹在枫香里,像山涧的泉,“这山水和你,早成了同一句诗——你是韵脚,它是平仄,缠在一处,才是能留一辈子的‘活色’。”
山涧的泉声裹着落叶的“沙沙”时,苏绣往侧里旋身,红裙裹着风往湖色里浸——这一次,她的红不是“烧”的,是这山这水“养”的,像把整个枫渡的秋,都缝在了这一身红绫里,成了天地间,最烈的那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