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在刀尖上舞蹈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5-04-27 16:28 浏览量:2
在人体这台精密“机器”中,神经系统堪称核心控制中枢。面对颅脑这片生命禁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以精湛医术演绎着生死博弈的艺术。从新生儿到百岁老人,从脑出血救治到高难度肿瘤切除,这支队伍用精湛医术和人文温度,创造着生命奇迹。
昏迷患者重生记:30%成功率下的医学突破
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毛捷主任医师耐心为患者讲解病情。
“从一开始没有了意识,到现在能简单对话、握手,真是太神奇了。”看到患者胡某(化名)可以坐在轮椅上和别人交流,家属感到不可思议。
三个月前,胡某突发脑出血,医生为他成功取出了血栓,但是胡某术后陷入了“植物人”状态。神经外科团队经过系统评估,决定实施“促醒”手术 - 脊髓神经电刺激术。这种全球成功率仅30%的尖端技术,无论是术前评估、手术过程还是术后管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最终胡某不但恢复了意识,还具备基本自理能力,堪称现代医学的典范案例。
科室主任毛捷介绍,团队每年救治众多不同程度的脑出血患者,年龄跨度从3天新生儿至103岁老人,通过“小创伤、大治愈”的医疗理念,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生活。
拆解“颅内炸弹”:毫米级生死博弈
神经外科副主任叶宇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介入取栓手术。
在人体精密的颅脑王国里,神经外科医生如同行走在神经纤维上的“显微舞者”,面对血运丰富的颅底肿瘤时,既要化身“拆弹专家”精准阻断异常血供,又要在毫厘之间守护脆弱的脑功能区——这场三维立体的“显微芭蕾”,需同步规避重要血管破裂、神经束损伤及脑组织挫伤三重风险,其挑战之艰巨堪称医学界的“高空走钢丝”。
当63岁的张阿姨因剧烈头痛就诊时,影像检查揭示其颅内潜伏着直径2cm的巨型动脉瘤。“如果不及时‘拆弹’,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主刀医生陈委副主任医师回忆,“一旦夹闭不慎,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在荧光造影技术的精准辅助下,团队如同拆弹专家般精细操作,成功夹闭了瘤体,既消除破裂风险,又完整保护了脑功能。术后,张阿姨不仅恢复健康,更重拾热爱的广场舞活动。
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这支高水平医疗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毛捷、科室副主任尹夕龙、叶宇的带领下,涵盖了脑血管、神经功能、创伤及重症、神经肿瘤、脊柱、胶质瘤6个亚专科组,近年来实现脑梗患者血管再通率超90%,静脉血栓复通率接近100%,多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创新+人文温度:双轮驱动医疗革新
科室创新构建“24小时生命绿色通道”体系,为突发脑梗患者抢抓黄金救治时间窗。值得关注的是,胶质瘤诊疗团队与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深度合作,在全球率先推进靶向GD2的CAR-T细胞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引发医学界关注,为恶性脑瘤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
神经外科团队展开病例讨论。
“医术是根本,关怀是灵魂。”毛捷强调团队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通过定期赴国内外顶尖机构研修,医护人员将前沿技术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患者从治疗到康复都感受到“家”的呵护。
在神经外科这片医学高地,龙岗中心医院团队以刀尖之舞诠释生命至上的真谛。每一次精准刀舞背后,是无数昼夜的精研技艺;每一例成功救治,是对生命无尽的敬畏与热忱。这支队伍正以科技创新为矛,人文关怀为盾,在守护神经中枢的征途上不断攀登新高峰。